李巖玲
摘要:數學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復雜的公式與定理,這種死板印象的存在往往是導致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缺少學習動力的主要原因。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提出了數學實驗的教學方法,轉變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具有操作性的數學實驗將復雜的公式定義一一拆解,目的是找到簡便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從實驗的角度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魅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實驗教學;探索實踐
引文:
數學實驗不同于傳統數學教學,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學習方式的轉變與發展上,數學實驗主要是意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死記硬背公式從而取得好成績。教師在進行數學實驗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備課,找到適宜的教學目標與引入方法,把握數學實驗的特殊性從而發揮它導向、激勵、調控和發展的功能。本文根據當前數學課堂的實際情況,以促進學生能力提高為目標,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方法展開探索與實踐探究。
一、利用數學實驗更好地理解公式定義
數學公式定義是數學的核心,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數學概念,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可以利用數學實驗的可操作性在實踐中加深記憶。書中的定理是已經給出的,學生要做的并不是再次推導出這個公式,而是理解公式,用形象的實驗將抽象化的數學定理轉變為形象的感性化知識,再通過課后大量的練習將公式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習效率與質量。教師則應該為學生進行數學實驗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大家拓展思維,不拘泥于一種理解公式的實驗形式。數學實驗最重要的就是實際動手操作,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索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每節課都盡量為學生找到適合進行數學實驗的公式定理,初中數學中的實驗機會并不少,只不過更加需要教師自主創造條件,轉變思路就會找到可以實驗的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五章的“相交線與平行線”時,可以利用尺子學習相關知識。將直尺當作兩條線,找到兩條直線可以形成的幾種位置關系,從而了解什么是平行、什么是相交。同時根據平行線判定公式進行數學實驗,對判定定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樣在做題時運用公式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利用數學實驗鍛煉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實驗是鍛煉逆向思維與創新意識的過程,給出的定理在數學實驗中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得到了更好的闡釋,利用這種方式能夠充分了解數學的AB面,找到定理的核心本質,更能夠避免死記硬背造成的考試中誤用、錯用公式與證明方法,在對公式的逐漸了解中提高學習成績,有效的正向反饋更加激勵了學生主動進行數學實驗的探究,增強了創新能力,培養了探索精神,在數學方面更有學習動力。例如在學習八年級數學上冊的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時,可以利用白紙剪出多個三角形,找到不全等的原因;再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邊長、角的大小的對比找出全等的原因,并與判定定理進行對比。根據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充分鍛煉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對數學有更加獨到深刻的見解。
三、利用數學實驗提高實踐水平
除了課內數學實驗對動手操作的要求以外,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以后更要樹立正確的數學應用意識,將課內課外實現有機結合,數學的學習應該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的。素質教育的逐漸推進下,更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與應用意識,因此教師必須創設與課外接近的數學實驗環境,找到合適的方式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在學習了課內的各類知識后,能夠親自動手做出各類數學模型,如正方體、圓錐等,并對其進行測量與面積體積計算等。例如在學習了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的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后,應該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如利用公式測量黑板對角線長度、旗桿頂部到“我”所站位置的距離等,在數學實驗操作中自由探索,找到學習難點并獨立解決。當數學學習活動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時,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簡單的記憶公式只會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在具體情境中進行數學實驗是提高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辦法,提高獨立思考與動手操作能力,找到實驗的樂趣所在。
四、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完善數學實驗
有時手工操作難度較大、實踐性不強,可以選擇利用科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進行數學實驗,列出所需要的數據以后導入電腦,找到應用模型從而進行模擬實驗。多媒體模擬實驗的優勢就是更加省時省力、更加直觀,而且避免了一些誤差給學生造成的誤導,但它也有弊端,就是在課堂上很難廣泛應用,目前初中課堂每人配置一臺電腦進行數學實驗依舊是不夠現實的,因此教師更應提高自己的多媒體技術水平,力求為學生帶來生動有趣、準確無誤的數學實驗,將虛幻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將宏觀事物微縮變小,以直觀的方式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同學,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將實驗過程動態化、簡單化,縮短實驗時長,讓每節課都更加高效高質量。
結束語:
綜上可知,數學實驗的教學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以直觀簡單的方式對定理公式也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強了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實際的實踐水平,讓知識變難為易,利用實驗突破難點。同時也應將科學技術與多媒體加入教學中來,發揮科技優勢,增強課堂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為高中難度更大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楊超.初中數學實驗的實證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劉敏.基于幾何畫板開展初中數學實驗的教學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
[3]董林偉,趙維坤.初中數學實驗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17,S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