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盼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綜合實力與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而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行業中逐漸的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輸送了較多高質量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可以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促進我國的國際地位提升。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 體育素質?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065-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have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o some exten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is promoted. Therefor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can make a certain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quality; Professional ability
1? 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簡單認識
體育素質并不單指學生的體育學生成績,而是學生包括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所學習的體育品德、知識及體育技能等,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一定正面影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激勵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以此促進的學生快速發展。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的提升,加快我國體育專業知識的普及速度,為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奠定一定的基礎。職業能力是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為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促使學生提高自身工作質量,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確保學生在工作中高質量的完成工作任務。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專業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1]。
2? 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抑制了學生體育素養的形成
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較為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力求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快速地提高專業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保證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工作促進行業的發展。另外,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能根據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的需求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較為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不能加強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導致學生無法形成高水平的體育素養[2]。
(2)忽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我國社會發展輸送高質量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中的教學工作均要與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緊密聯合,確保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可以快速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務。但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未認識到體育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導致兩者在學生的學習中無法結合發展,導致學生的職業能力有所缺失[3]。
3? 體育創新化教學模式
(1)改革體育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應秉承著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的理念進行教學,進而促使我國社會提高自身的發展速度。體育教師在院校極力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及時的改革自身的體育教學理念,不僅要在體育課堂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及體育學生成績,更要根據學生的職業需求提高學生的職業能來,保證學生的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共同進步,以此提高學生的發展速度,確保學生可以全面的發展。院校在課程安排中應提高體育課程所占比例,保證體育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通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2)改革體育教學的內容。
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及職業能力的基礎陣地,教師在自身教學水平提升工作中,應加強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一定的基礎。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改革工作前,應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生的專業,并且根據學生專業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改革體育教學的內容,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設置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體育項目供學生學習,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快速地提高自身的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
(3)改革體育教學形式。
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形式進行創新,促使學生在全新的教學形式下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在課堂教學外,教師應組織社團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教學,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及職業能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安排教學實踐,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
4? 結語
教師在教學中應正確的認識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根據學生的學習及工作需求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及職業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抑制著學生形成體育素養,忽視體育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改革自身體育教學的理念、改革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改革體育教學的形式、形成專業化的師資力量、更新院校中的體育教學硬件設施,以此提高教學的教學水平,在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的同時逐漸地培養學生形成專業職業能力,保證學生進入社會后可以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以此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博.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3):191-192.
[2] 龍柳韻.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探析[J].體育風尚,2017(12):206.
[3] 張繽.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干預作用[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3(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