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綜合了實踐與理論的學科,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深化理論,尤其是初中的化學學習,對于初次接觸化學這類抽象學科的學生而言,實驗是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重要途徑。同時,實驗過程的規范性也是初中化學考試考察的重點之一。因此,教師可主要分析如何從教與學的角度來提升初中化學實驗的規范性,從教師、學生和實驗習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研究和闡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教與學;規范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48
步入初中以前,學生在校期間與專業實驗相關的經驗幾乎為零,尤其是化學實驗這樣一種專業的、帶有輕微危險性的實驗,學生更是缺乏經驗和理論指導,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和知識儲備都處在初級的開發和積累階段,初中的化學教學和化學實驗對于學生而言更類似于一種“啟蒙教育”,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格外注意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鋪墊和對實驗流程規范性的約束和指導,一方面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為學習化學更高階的知識奠定夯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安全,通過教與學的結合來逐步實現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與學不規范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實驗操作規范意識,實驗課程少
現階段,初中化學實驗教與學不規范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和學生都缺乏應有的規范性意識。應試教育教學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普遍更傾向于對知識點的書面練習,對于動手實踐的部分認識不強,造成了目前大多數的初中院校開設專項的化學實驗課程的數量少,不足以讓學生形成周期性的規范意識,學生往往還沒有掌握基礎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實驗課程就已經結束了,這種化學實驗教學的設置最終導致了學生缺乏實驗操作的規范意識,也對化學實驗中涉及的反應和知識一知半解。
(二)缺少專業的化學實驗場所,教學方式單一
首先,受地區經濟影響,我國大部分普通初中院校的硬件設施雖然已經能夠滿足基礎的先進教學要求,但是想要具體實現專業化學實驗室普及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部分學校仍舊缺少專業的實驗場所供教師和學生使用。其次,一方面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教學節奏,現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普遍采用教師操作學生觀看的方式,這種單一且單向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動手實踐的次數被進一步減少,對于實驗過程中具體操作步驟的規范性、化學考試相關題目解題的規范性以及化學實驗語言表達的規范性掌握地不夠熟練和扎實,使得學生的基礎得不到夯實,出現丟分和不規范嚴謹的情況。
二、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與學規范性的具體措施
(一)教:優化教學環節,保證實驗教學的規范性
初中化學教師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規范性主要通過規范教學語言、教學操作、和實驗要求三方面實現,即對自己對學生保持高要求、高標準,將化學實驗的規范性貫穿在實驗講解、實驗操作和具體要求及注意事項三個環節,使得規范進行化學實驗刻入學生的日常操作和學習中。
1.規范教學語言。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務必應注意使用標準的化學語言,準確、清晰地描述實驗。在化學實驗課上,化學術語要頻繁使用,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1]。如果化學教師一直使用日常語言,學生聽慣了,那么在訓練和做題時就很難糾正。所以教師應當規范教學用語,讓學生置身于化學語境中,在體會到化學世界魅力的同時,加深對化學實驗規范事項和重要性的理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能夠受到教師耳濡目染的影響,高效的學習效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規范教學操作。目前,初中化學的教科書并沒有關于實驗操作集中闡述的專門章節。因此,化學教師要想更好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讓化學實驗更為規范,還需要從平時入手。
第一,化學教師在平時應注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積累自己的實驗經驗,留意實驗規范性操作內容和步驟。第二,化學教師應向學生傳遞靈活實驗的思想,不要受傳統化學試驗的禁錮,實驗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和發明,所以實驗操作的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要而不斷變化的。第三,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的基本規范操作時,還應當注重向學生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在示范階段分步驟展示安全操作的知識重點,讓學生提高安全意識,以避免化學實驗事故的發生,從而保障實驗過程中師生的人身安全,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
3.規范實驗要求。第一,需要化學教師具備豐富和精深的專業知識,并且能夠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點。教師應時時關注最新的科研動態,關注期刊雜志,了解化學學科的最新進展。同時,化學教師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拓展知識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2]。第二,為了提高化學基礎教學的效率,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學會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充分發揮化學教研組的教學研究和模范帶頭領導作用,對化學實驗規范性教學進行深度研究,以此引領和指導化學教師的教學工作。第三,化學教師還應當要積極求新、勇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教學大綱等要求,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化學實驗規范技能的培養。
(二)學:將規范操作融入日常實驗實踐,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
規范化學實驗操作除了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強調學生在化學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要求。將規范操作融入日常實驗實踐,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具體可以分為預習準備、具體操作以及實驗報告的撰寫三個方面。
1.做好預習準備。雖然很多化學教師要求學生平時要做好預習功課,以確保實驗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導致學生在沒有提前預習實驗知識的情況下就進入實驗室,根本不清楚實驗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也就更談不上更深入的思考與創新。為了更好地改善這一現象,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與實驗內容相關的預習準備,并將知識點或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第二天向教師請教。
2.規范實驗操作。學生在化學實驗實際操作時會出現很多不規范的行為,比如試劑瓶子亂擺亂放、用完后不蓋上蓋子、酒精燈不及時熄滅等,同時部分學生對待化學實驗的態度不嚴肅認真,教師常常會在實驗室中發現學生打鬧、說笑、甚至把實驗課當作自由活動課來對待,導致難得的化學實驗課上課效率和質量都非常低。所以首先,學生應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實驗態度,明確化學試驗的重要性,認識到化學試驗安全隱患的嚴重和危險。其次,學生還應規范自己的行為,在化學實驗課中,嚴格遵守化學實驗室的要求和秩序標準,杜絕打鬧、說笑的情況發生,認真聽教師示范和講課,養成邊實驗、邊觀察、邊記錄的良好習慣。在實驗課程結束后,學生還應嚴格遵守藥品使用規范、儀器使用規范,注意物品擺放、清洗水槽、整理桌面等細節。
3.報告規范撰寫。實驗結束后,學生應養成撰寫實驗報告的習慣,這種習慣可以讓學生重新回憶和反思課上的教學內容,加深對知識點和實驗步驟的理解與記憶。關于撰寫報告,首先,學生應詳細記錄實驗的過程、現象以及結果,報告中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反思與深入思考,并適當引入裝置圖的繪畫[3]。對于實驗中出現的一系列異常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思維的撞擊下思考出現問題的可能性,發揮主觀意識,讓化學實驗“活起來”。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還可以邀請化學教師在旁指導加做實驗進行結果驗證和情況排除,從而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與否。
(三)教與學的融合:重視實驗習題對學生素質的影響,規范答題過程
除了要注重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規范,還應積極發揮實驗習題對學生素質的影響,通過規范答題過程,加強教與學的融合。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1.專業詞匯的使用。在進行實驗相關習題的回答時,學生應當扎實掌握化學術語的基本常識,堅決避免寫錯化學專業術語的情況。一個字、一個偏旁,乃至一個符號都不能出差錯。在實際作業中,有很多學生依然會很容易出現此類情況,把“砝碼”寫成了“法碼”,把“過濾”寫成了“過慮”等等。化學教師應當要格外注意這一點,提醒學生不要總是犯同樣錯誤。
2.實驗方案的制定。對于化學實驗來說,實驗方案的制定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從目的到原理的實踐、從過程設想到裝置設備、從試劑到現象等等,教師應當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維,理清化學實驗的各個要素,進行深度思考,從而規范性答題。在制定實驗方案的時候,實驗步驟和實驗答案這兩大板塊的內容都需要盡力完善、詳盡、完整。關于實驗設計題,一般而言包括試驗的名稱、儀器、步驟、現象、結論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表格來表達,這樣會更加條理清晰、一目了然。其中要注意填寫實驗答案事項,描述實驗現象要完整,不能只是寫實驗結果。
3.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化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應當嚴格要求學生進行規范答題,尤其是實驗簡答題的表述要盡可能的規范、明確、簡練,能夠做到從現象看到本質、從本質上說明問題的癥結。實際上,不少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化學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在回答文字題型時,明確和理清“未知”與“已知”的關系。
三、結語
初中化學實驗是初中學生掌握化學技能的重點內容,也是其掌握理論知識、踐行理論知識的關鍵。通過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到,當前初中學生普遍對化學實驗感到信心百倍、得心應手,在中考中的發揮也非常理想。可見,注重初中化學實驗教育教學的規范化操作,有益于提高學生認知和動手水平,為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打下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新榮.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7(6):84.
[2]陸玉涵.巧用比較,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效[J].化學教與學,2017(2):79.
[3]孟建虎.初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17.
作者簡介:張長峰(1971.1—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