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農村教育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我們在肯定農村教育進步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思考其中存在的問題。目前,一些農村小學生對學習的認知程度不高,且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影響了自身素質的提高。因此,農村教育應該著力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要以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本文首先闡述了農村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其次探討了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習慣的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農村小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81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于教育事業而言,過去的精英式教育也已實現了大眾化的發展。城市化的加快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教育也逐漸得以發展,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普遍得到了提高[1]。
農村小學教育在豐富的農村精神文化和大量的社會信息資源的幫助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發展與問題并存,部分農村小學生因為缺乏正確的學習指導和對學習本身的不夠重視,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如作業抄襲、撒謊欺騙教師、上課開小差等,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影響著農村教育的發展。在一些地區,部分家長的受教程度較低,或是忙于田里的農活,未能及時地督促學生學習。而一些家長則是有心無力,自己不認字,也沒辦法對學生展開學習指導。這些都影響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關鍵途徑,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需要教師、家長、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探討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就是有必要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高效化學習
習慣是一種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在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自身學習效率[2]。實際上,學習是一個自發性的過程,不應受到過多的干涉和控制。而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因為生活環境的差異性和學生不成熟的思維,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相比于城市小學往往是比較落后的。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被迫性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習效率自然不高。而從學習習慣的角度出發,先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從最簡單的認真練字到自發性的閱讀等,都有益于學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關鍵因素,是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學生將已學知識進行組織和系統化,從而達到知識模塊化,更加易于理解記憶,并且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習慣的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其往往存在于一個人的思維、語言和行為等各項活動之中,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學習習慣是針對學生而言的一種學習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著學生自發性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更能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從而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拓寬思維視野,全面發展。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是極為迅速的,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學習,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是極為有限的。同時,新時代需要的是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人才,這就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他們就能主動地投入到課外學習活動中,不管是書本上的理論學習,還是生活中的實踐學習等,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三)有利于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在以素質教育為主的今年,教師所思考的不應該僅是如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要注重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3]。教育發展到今天,對學生的考查也不再是以成績的高低為主,還需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及表現。習慣也是素質教育重點考查的對象,農村教師在小學教育中應注重開展學習習慣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素質教育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強調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具體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的指導,將更多的自由學習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利用,這樣與素質教育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往往都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善于運用各種學習方法來應對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農村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策略探究
(一)家校合作,共同培養
在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無論缺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完成細致化的教育任務。習慣培養是一個基礎性的任務,只有做好這個基礎工作,才能在后期教育中完成學生性格、素養和各項技能的培養。但同時,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所養成的,小學生的思維意識不夠成熟,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教師的幫助,同時也需要家長方面的監督。相比于過去,農村教育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了全面改革,而學校則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整合校內和家長的力量,協調兩者彼此教育的責任和義務,才能共同實現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教育目標。
可以以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為時機,教師可以和家長針對學生在校學習情況進行深度交流,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發展等。教師評價要做到全面,不能僅是揚優懲差,而是要讓所有的家長及時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發展近況,這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教師還需要學會傾聽,要廣納家長對教育的建議和看法,從而為后續的學習任務提供思路。教師要為家長傳遞學生時期習慣的重要性,要向家長灌輸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并為家庭教育提供方針策略,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共同培養的任務。
家校共建對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家長溺愛孩子將孩子的情況刻意隱瞞,教師的管理半徑比較大,無法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與學生進行細致溝通,這些都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創新思路進行解決。
當然更多的時候,家長和教師見面的機會是比較少的,因此建立溝通的渠道就很重要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農村教育中也得到了普及,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如微信、電子郵件等來與家長進行溝通。可以建立微信家長群,定期在群里分享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引起家長的重視。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與教師溝通聯系,尋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家長和教師溝通橋梁的建立是需要雙方共同完成的,家校合作是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有效方式。
(二)激發興趣,營造氛圍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自主性的行為和意識大多是在興趣的支持下完成的。無論是農村教育還是城市教育,興趣都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保障。學生如果能夠帶著興趣開展各項學習活動,那么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將更加高昂,這將成為小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海洋的推動力。
美國現代化教育家布魯姆曾經說過,內化學習興趣將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親近學習活動,其獲得知識的過程要比普通學生更加快捷。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教師一定要了解到學生的喜好,并且針對性地展開教育,給予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教學環境的營造,往往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都是可以激發學生情感認同的。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向學生傳遞高效的學習方法。當學生專注于某件事時,他們就會注重自己的表現行為,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將自然而然地形成。
(三)鼓勵評價,強化管理
小學生都是爭強好勝的,他們渴望得到承認和認可,因此在教育階段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能力又比較差,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督促學生更好地管理自己。將兩個方法有效結合,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式。在學生表現出良好學習習慣時,教師可以通過微笑、話語和物質獎勵來給予適當的激勵,從而加深學生對良好學習習慣的印象。并且以這名學生為榜樣,引導其他學生向其學習。
假設小紅是班級里的優等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上課認真聽講,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好課前課后的預復習工作。教師就可以引導其他學生向小紅學習,進行學習習慣的模仿。相反,在學生表現出不良學習習慣時,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教育,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可以詢問學生不良習慣的產生原因,并對癥下藥采取措施,才能幫助學生糾正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教師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校時間里,教師可以采取以優帶差的管理方式,促進全班學生共同進步成長。
三、結語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受益終身,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加高效化的學習,更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教育中加入學習習慣的引導也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每一個農村小學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單憑一己之力就能完成,教師應該攜手家長共同展開教育,只有雙方共同努力,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興趣的發展,要通過學習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覺性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評價,并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監督,采取以優帶差的管理模式,促進全班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閆彩娟.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J].考試周刊,2015(40):185.
[2]楊正柱.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17):42.
[3]徐占先,徐文升.淺談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2(7):49.
作者簡介:孫佰芳(1981.10—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有效途徑探究》(課題編號WW[2019]GH0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