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帥杰 姜雪微


摘 要:在當下,國家電網公司正著力構建多維精益管理體系,對企業成本管理進行系統性的精益化改造,從而形成以財務信息為基礎,充分體現管理意圖和精細化要求,兼具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多維度業財信息記錄和披露體系。筆者認為通過對國家電網企業多維精益管理體系下成本管理優化的研究,可以為更多企業發展應用業財信息融合、多維精益管理方法,促進成本管理優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多維精益化? 業財融合? 成本管理? 企業會計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6(b)--02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化期,企業需要不斷提高成本管理和價值創造能力,從而實現在復雜環境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而當下我國許多企業面臨成本管理難度較大、管理會計工具應用不足、價值成本控制不當、績效指標設計不科學、精細成本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等現實問題。在成本有效控制、業財信息融合、多維精益管理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特別是輸配電價改革的持續深化,政府監管日趨強化,形勢日益嚴峻,財政部明確要求電網企業按照電壓等級核算輸配電成本,劃小成本核算單元,從電壓等級、成本屬性等多維度對業務活動進行記錄與反映。一方面,國家發改委正在組織修訂輸配電成本監審和定價方法,制定更加細致全面的監管信息披露政策,國家電網公司當前單維的會計科目無法適應和滿足新形勢下政府監督監管要求,需要盡快調整。另一方面,公司目前采用的標準會計科目體系以會計要素為基礎,雖可有效地滿足法定財務信息記錄與披露,然而,伴隨著管理水平的提升,業務管理提出了越來越多的價值信息記錄需求,為了滿足各單位實際管理需求,標準科目體系的末端允許各單位自行添加明細科目。近幾年,會計科目逐漸積累了大量來自業務的信息需求,整個會計科目體系也變得日漸龐大,成本核算冗雜,信息披露已無法滿足管理者的使用需求。
國家電網公司通過實行多維精益化體系改革,以“一套科學、穩定的會計科目體系,一套靈活、可拓展的管理維度體系”為主線,構建開放、共享的多維價值信息反映體系,滿足法定信息披露,服務業務精益管理;以自動、高效的業財信息反映規則為主線,推進業財數據標準統一、管理規范、流程貫通,促進業財深度融合,推動管理變革提升和成本管理的優化,對其他企業的學習與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國網公司多維精益管理體系主要內容
多維精益管理體系以“會計科目”梳理為起點,通過端到端業務場景與流程梳理,逐一分析、設計每一個價值點的記錄方式與規則,最終形成以“會計科目+管理維度+業財信息自動反映規則”為核心的方案設計。
1.1 核心方案設計主要思路
1.1.1 以會計要素為核心,兼顧高頻審計需求和會計工作需要
基于會計六要素簡化會計科目設置,滿足法定報表披露需求;同時,結合高頻審計需求以及各地政策規定,保留需按會計科目獨立核算的事項(如五險一金、企業安全費等)。
1.1.2 剝離原科目承載的管理類信息
將原成本類科目承載的業務活動與資產類型、往來科目承載的產品服務等信息,剝離轉化為管理維度。以適應外部監管和內部精益管理為核心,從業務信息需求出發,建設一套與會計科目配套使用的管理維度體系。
1.1.3 實現監管業務與非監管業務信息適度分離
優化公司統一會計科目體系,以滿足公司集團合并報表法定信息披露為前提,保持公司一級科目及主要會計科目統一,二級及以下會計科目按不同業務板塊分別設計,精準反映不同行業的業務特性。
1.2 成本管理維度設計及應用
結合電網公司自身特點,以“業務活動、電壓等級、資產類型、用戶類別”作為四個成本管理核心維度,以此核心管理維度展開進行業財信息披露,滿足成本管理核算與企業外部監管的需求,如表1所示。
(1)在業務活動層次,建立業務活動分類體系,將公司輸配電成本業務活動劃分為檢修、運行、營銷、運營支持、企業管理等幾大類別。在具體業務活動下記錄輸配電成本開支費用發生的業務環節,對各業務活動成本發生情況實現充分有效地披露。
(2)在電壓等級層次,用于直接記錄檢修活動所屬電壓等級的價值信息,將全口徑輸配電成本按照電壓等級反映,一定規則進行分攤。如220KV、1000KV等電壓等級,便于區分該等級下的電能類型,明確細化各電壓等級的具體成本,便于進行相匹配的成本優化管理。
(3)在資產類型層次,用于直接記錄檢修活動所對應資產設備類型的價值信息,如針對輸電資產的分類:架空輸電線路、電纜輸電線路、變電設備、配電線路及設備通訊線路及設備和其他資產。在對檢修具體成本發生的項目明確了解后有的放矢,針對不同成本進行了解分析,進而明確維修成本具體發生動因和便于進行相應的成本管理,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支持。
(4)在用戶類別層次,用于記錄直接面向用戶開展的各類營銷活動的價值信息,涉及營銷活動中的電能計量、供電服務、用電營業項目。成本側終端用戶類別劃分為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及其他、農業生產、居民4類進行信息歸集。另可設計地區區域用戶類別劃分,如“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等,進而可細化至省、市、縣等具體區域。通過對用戶類別的劃分,對不同電力用戶的發生相關成本有了明晰的掌握,為企業成本核算優化提供具體方向指引,滿足對不同用戶類別下的價值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優化成本管理,如表2所示。
2 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的建議
通過構建諸如“業務活動、電壓等級、資產類型、用戶類別”等成本管理核心維度與對應的會計科目相結合的辦法,搭建管理維度,貫通業財鏈路,以滿足法定信息披露為核心,簡化會計科目,以會計六要素為主線,剝離原會計科目體系承載的資產類型、業務活動等管理信息,不同業務事項以管理維度為橋梁實現鏈路連接,有機結合,同一事項在不同管理維度下披露反映,不同事項也在統一管理維度下匯總整合,推動價值信息反映從財務語言向業務語言轉變,促進業財深度融合。
2.1 貫通業財鏈路,實現信息精準反映
第一層次以精準反映為目標,通過貫通業財流程和信息交互鏈路,多維度、頻道化分析展示業財信息,實現業財深度融合的信息反映精益。
2.2 價值細化管理,提高管理精益化水平
第二層次以管理精益為目標,推進價值細化成本管理到每一個員工、每一臺設備、每一個客戶、每一項工作,以及信息采集和加工自動化、智能化,支撐精準激勵和業務決策,實現全價值鏈的經營管理精益。
2.3 公司戰略目標為導向,提高決策及時科學性
第三層次以全面支撐公司戰略為目標,建設靈活互動、智慧共享的數字化運營平臺,實現數字化運營為特征的企業管理精益,更通過迅速信息歸類反映,提高管理層決策的及時性。
建立業財共同遵循的數據標準、管理規范、流程規則和系統集成標準,開展多維精益核算、成本費用歸集與分攤,推動實現會計核算管理化改造,業財信息自動反映和多頻道管理,實現價值信息自動精準記錄和多頻道反映,進而在多維精益化管理模式下實現成本管理的科學優化。
3 結語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通過以“新會計科目+管理維度”的派生預算科目來實現成本預算控制,以會計憑證中的科目+維度追溯預算科目,統計分析預算消耗情況,運用管理會計思想對企業成本預算加以控制。企業通過業財融合、精益管理的視角對企業之前的成本發生情況有了更為明晰全面地把握,對企業的成本管理優化提供巨大幫助,對整個企業的生產鏈條優化加以完善,對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優化企業成本管理,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提高自身綜合實力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羅乾宜.打造多維精益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深化邊界管控與標準成本管理[J].管理會計研究,2019,2(0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財務部主任馮來法.國家電網:驅動數字化轉型的多維精益管理變革[N].中國會計報,2019-11-22.
張少云.論企業成本多維精益管理的主要實施內容[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7).
曹麗寧.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財會學習,2019(30).
張二保.企業成本核算優化路徑簡析[J].理財(財經版),2019(06).
劉國眾,程永生,茹暉,等.優化成本標準構建管控體系[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09).
謝林形.化工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研究[J].商訊,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