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麗
摘 要: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各地區高職院校積極促進雙創教育改革與實踐。本文通過“雙創”實證調查發現不少高職院校存在“雙創”教育理念落后,內容不完善、缺乏實踐經驗師資隊伍、缺乏對學生的創業理想、創業品質、創業精神教育等困局,這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雙創意愿及雙創存活率。本文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出發,提出雙創教育應發揮價值教育功能,變革“雙創”教育模式,提升學生雙創綜合素質;變革“雙創”師資隊伍建設途徑,提升師資素質;變革“雙創”環境建設方式,營造雙創文化氛圍,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創新思維,激勵學生開啟創業理想、開展創業實踐。
關鍵詞:課程思政? 雙創素質?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6(b)--03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這對持續推進課程思政實施,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在“雙創”的時代背景下,各高職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效果尚未達到理想效果。麥可思研究院在“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上指出,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 “自主創業”的比例為3.6%,比2014屆的“自主創業”的比例(3.8%)有所下降。盡管部分大學生正在嘗試自主創業,但由于受雙創資金、雙創教育、雙創能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創新創業都慘遭夭折。據調查研究,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約占5%,與發達國家的30%左右相比相差甚遠。因此,分析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雙創教育的困局出發,有利于為改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提出變革雙創教育效果的寶貴措施提供參考。
1 “雙創”及“雙創”教育的概念
“雙創”,即創新創業,總的來說要求創業者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創業素質方面, 包括心理素質、品質素質、知識技能素質等。從本質上說, “雙創”教育是對學生創新精神、創業素質的教育。 “雙創”實踐必須以創新精神、創新理念、創新成果為基礎,通過創業的形式在社會中得以實現,才能真正稱之為“雙創”。雙創教育應該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創新精神,采用多種方法吸引和激勵大學生更好地開展“雙創”實踐。
2 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困局
“雙創”是實踐者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學校環境、雙創能力及資源支持下的綜合考量后決策的結果。影響大學生雙創的因素很多,雙創意識、雙創教育、雙創資源等都有可能直接決定大學生是否開展雙創實踐。這其中雙創教育對大學生的雙創實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總的來看,現今的高職大學生雙創呈現出因技術含量較低、缺少特色等原因導致的雙創存活率低;因學生自信心不足、缺少社會經驗、對行業的發展及國家政策的把握不到位導致的雙創項目效益低下等問題。
為詳細了解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現狀,本文通過網絡問卷調查了廣東省14所三年全日制高職學生,共獲得調查問卷3633份,并對正在進行創新創業的大學生進行訪談。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如下。
2.1 “雙創”教育理念落后,內容不完善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雙創”教育上傾向于創業技能、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的“雙創”理想、“雙創”品質、“雙創”精神缺乏教育,對學生的雙創心理更缺乏關注,對行業發展趨勢、雙創政策缺乏解讀和指導。雖然國家為推進創新創業實施,出臺許多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但在調查中發現只有49%的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過創業政策、可行性分析的相關教育和指導,主動關注和了解相關政策的學生只有14.85%,超過27%的學生從沒關注過。“雙創”政策的教育與指導力度在高職院校明顯偏低,政策的指引與促進作用尚未完全發揮。
2.2 “雙創”教育形式不夠豐富
高職學生基數龐大,不少高校開展的都是廣譜式的雙創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大多集中在課堂教學、講座等形式,67.3%的學校教育采用的是“創新創業”課程形式。少數學校會“邀請創業專業人士或創業成功者來校開設講座”以及“提供創新創業”咨詢等服務。高職學生尚未走入社會,缺乏商業經營經驗與雙創經歷。僅僅依靠“雙創”課程,缺乏對于學生的實踐性、針對性、個性化教育與雙創模擬平臺引入,難以讓學生獲得完整的雙創體驗。調查的學生中僅有23.59%的學生參加過“校內創業基地項目”。沒有針對專業、學生特長、綜合素質的分類與專業化服務,能真正進行創新創業的比例較低,雙創項目的效益也不高。
2.3 缺乏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基本上沒有專門從事“雙創”教育的教師,他們大多由行政教輔人員兼任,而一些學校的雙創課程更是淪為專業老師彌補專業課時不足的替代品。雙創課程教師缺乏專業系統的知識,也缺乏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在授課時只能照本宣科,難以提供給學生真正有用的雙創技能與技巧。而高職院校對雙創師資的培訓更是不夠重視,教師自身專業技能不足,又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師資力量更顯薄弱。
2.4 學生雙創素質有待提升
2.4.1 雙創心理素質不強
(1)缺乏雙創自信心。雖然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有“雙創”想法,但是卻表現出自信心不足,認為雙創風險比較大,自己不具備相應能力與資源,所以不敢輕易嘗試。而抗挫及抗壓能力不強也讓絕大多數經歷過雙創失敗的學生,選擇直接放棄。不積極、不果斷、不勇敢是大多數學生對于雙創的思想行為表現。
(2)缺乏雙創心理指導與教育。正在創新創業的大學生中,最想獲得的幫助為“提供專業的創業心理培訓”,雙創是一個綜合實踐的過程,對實踐者的心理素質要求較高,學生在雙創過程會產生焦慮、挫敗等心理情緒,需要專業的心理指導與教育,讓他們可以堅定信心,保持熱情,持續開展創新創業項目。
2.4.2 雙創價值觀差異較大
(1) “雙創”認同度。對雙創認同度的調查呈現出不同維度上的較大差異。在性別上,男生對雙創的認同度比例為4.17%,女生為0.93%,差異較大。而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對雙創的認同度越高,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學生對雙創的認同度高于普通學生。
(2)雙創動機及需求。正在進行雙創實踐的學生有99位,占總調查人數的2.73%,有思考過“雙創”實踐的學生比例為75.72%,但缺乏詳細策劃與準備。自信心不足,缺少資金支持、對雙創風險預判過高,專業咨詢缺乏等都是導致高職學生雙創實踐率低的重要原因。
3 雙創教育的變革——促進“課程思政”與“雙創”教育同構同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中的創新創業教育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創新思維,激勵學生開啟創業理想、開展創業實踐。在雙創教育向縱深方向發展的關鍵時期,應當充分挖掘其價值教育功能,在注重雙創技能教育的同時注重雙創精神、雙創品質素質、雙創心理素質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價值觀進行教育,在雙創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大力促進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利用大量創新創業的實例作為教育的榜樣,為雙創提供實踐理論與實施方法,在促進“課程思政”與“雙創”教育同構同行中加強學生雙創精神和雙創素質。
3.1 變革“雙創”教育模式,提升學生雙創綜合素質
實施“雙創”課程分層教育模式,即準備教育、模擬教育、實踐教育分層教育體系。
3.1.1 以思想素質教育為綱,知識學習為本,設計準備教育內容
準備教育面向大一學生,包含職業規劃+創新創業基礎+專業課程三大模塊,在三大模塊中設計貫穿弘揚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服務社會、服務國家,把創新創業與自我發展、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實踐中勇拼搏、善創新、勤奮斗。
3.1.2 以活動開展為翼,實訓課程為身,設計模擬教育內容
模擬教育面向大二學生,以創新創業實訓+就業指導課為主要內容,創新創業實訓基于雙創模擬平臺,引入模擬雙創項目,讓學生能在模擬中完整體驗整個雙創過程,了解分析自身能力短板;就業指導課程以職業技能學習、行業發展、政策分析指導為主要內容,為學生雙創實踐奠定外部資源基礎,深化模擬體驗效果。
3.1.3 以“校—企—社”資源為輔,設計實踐教育內容
實踐教育以雙創實踐+頂崗實習為主要內容,學生依托校級創業園、校級雙創聯盟、創新創業社團、教師雙創工作室、校友企業資源、校級實訓基地為依托開展雙創實踐。通過校級雙創聯盟遴選優秀雙創團隊,孵化雙創項目進駐學校雙創實踐基地;通過教師雙創工作室、校友企業家資源,引進企業項目制活動,捕捉雙創實踐機會,搭建校企實踐平臺, 對接社會需求,探索自身雙創發展。
3.2 變革“雙創”師資隊伍建設途徑,提升師資素質
構建雙創教師、思政教師、校外雙創導師的協作育人機制,做到相互學習、相互溝通,資源共享,實現師資協同,達到教育效果最大化。組織雙創教師參加思政類培訓,與思政類教師進行交流研討,提高雙創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將思政理論貫穿到雙創教育中,拓寬教育教學思路,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的培養,成為大學生“雙創”的“思想導航者”。調動和發揮思政教師的學科專業背景,注重“雙創”素質教育的融入,促成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之間的互相轉化。組建校外企業雙創導師團隊,通過經驗分享、實際指導、提供實踐機會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成為大學生“雙創”的“技術引領者”。
3.3 變革“雙創”環境建設方式,營造雙創文化氛圍
教育是顯性和隱性的結合,要讓創新創業意識在校園里扎根,還需要從環境建設方面進行隱性引導。
(1)結合新媒體互聯網平臺,創新校園文化傳播載體,創建“雙創”校園環境。通過線上線下手段廣泛宣傳創新創業精神,表彰創新創業模范,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輿論氛圍,鞏固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同。
(2)通過雙創社團、創業聯盟等學生機構,開展校園雙創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大學生投入創新創業競賽等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雙創需求與雙創自覺。
(3)依托班風、學風和文明宿舍建設,強化創新創業文化營造,激勵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堅定雙創自信,引導學生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學生雙創能力。
參考文獻
童淼輝,劉琤.以創新創業教育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9(18).
郭瑩.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交疊與同構的思考與探索[J].科教文匯,2019(04).
鐘之靜.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構建[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