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韻蓓
摘要:良好的人文素養對一個人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表現這個人的內在涵養,還可以體現他的價值取向、審美觀念以及思維方式。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人們逐漸忽視了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講解歷史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通過死記硬背將歷史知識灌輸到腦海中,歷史教育逐漸成為一項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不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歷史情懷的樂土。因此,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本文筆者從分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歷史教師貫徹人文素養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人文素養;研究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地不斷推進,人文素養逐漸成為新的歷史教學目標。由于初中歷史教師長期接受應試教育思想,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他們還是將傳授知識作為教學重點,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但是,歷史是一門極具人文氣息的學科,只進行簡單地知識教學是不夠的,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將歷史教學放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上面。為了更好地發揮人文素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必須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歷史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重視程度低
由于我國采用的是應試教育體系,雖然歷史也是高考科目之一,但是仍有許多學校將歷史作為副科,沒有給予過多的重視,連課時也沒有數學、語文和外語占的比例大,導致學生認為歷史教學不重要,從而忽視歷史學習。而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強加到學生身上。另外歷史偏向文科,需要背誦大量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許多學生選擇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通過死記硬背記住知識點,以獲得較高的分數。不管是機械記憶,還是“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觀都會導致初中歷史課堂枯燥乏味,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逐漸喪失學習動力,教學工作也會寸步難行。
(二)教學方式單一
由于歷史是過去真實發生的事情,大多數知識點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更改,因此學生在記憶時沒有規律可循,再加上歷史屬于文科,需要背誦大量的歷史事件,這就導致許多同學不喜歡歷史課。而且許多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只是結合教材,通過板書和口述進行講解,過于注重知識的傳輸,總是讓學生記住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一到歷史課就昏昏欲睡。
(三)教師自身的原因
歷史教學涉及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文化,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不僅要博覽群書,見識廣闊,還要具有非常高的專業素養。但是一些學校沒有聘請專業的歷史教師,而是一人多用,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歷史教師,這些教師沒有接受專業的歷史熏陶,只能按照課本內容為學生講解歷史知識,教學過程中完全不能融入人文素養。而且有的歷史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提前將考點告訴學生,學生不需要對歷史事件加深了解就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長此以往,這些因素就會成為歷史教學工作的攔路石。
二、初中歷史教學融入人文素養的策略
(一)建立知識體系,加強學生的歷史認知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歷了五千多年的發展才形成了濃厚的歷史底蘊。了解中國發展史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履行的義務。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朝代的繁榮與沒落,懂得正確看待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從而加強對歷史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知識體系,將人文素養融入初中歷史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余年的發展史。
(二)開展趣味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及時改變教學方式,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開展一些趣味活動,達到豐富課堂內容,活躍教學氛圍的目的。例如,為了迎接五四青年節,初中歷史教師可以開展演講、繪畫、書法等形式的活動紀念那些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青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同學講解青年節的由來,鼓勵學生課下觀看相應的歷史英雄或者紀錄片。通過學習歷史知識,學生的使命感會得到增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設置情景教學,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品性,對人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特性,教師要想將人文素養融入初中歷史教學中,就要設置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紀錄片,批判他們殺人放火、奸淫掠奪的惡行,以及清政府貪圖享樂,軟弱無能的嘴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置身于歷史事件中,引起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國歷史教學已經有了新的教學目標——人文素養,教育人員要充分發揮人文素養的重要作用,將其融入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要認清自己在教學階段的地位,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通過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滲透人文素養的教學,幫助學生樹立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
參考文獻:
[1]黃詠莉.初中歷史教學融入人文素養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64-65.
[2]趙銀花.初中歷史教學融入人文素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9(32):40-40.
[3]周靈靈. 初中歷史教學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實踐探索[C].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75-79.
[4]尹繼彩,楊光山.初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滲透分析[J].文理導航,2012(29):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