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顧染 封靜
【摘要】多年來,性教育一直處于艱難推進階段,成了兒童教育中的“短板”。然而性侵害,性無知等一系列“性”問題在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群體日益突出,向處于青春期的兒童進行性教育刻不容緩。通過講授認識自己的身體、性健康、性平等、學會保護自己等四個方面的性知識,以期鼓勵、引導兒童認識自我,樹立自尊、自信意識,健康成長,并引起家長、學校、社會對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性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留守兒童? 性教育? 教案
【Abstract】Over the years, sexual education has been in a difficult phase of progress, and has become a weak poi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However, a series of sexual problem, such as sexual assault and sexual ignorance,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mong children, especially left?-behind children. This paper aims to encourage and guide children to know themselves, establish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and grow up healthily, as well as arouse parents, schools and societys attention to the sexual education on children, especially left-behind children.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Sexual education; Lesson schedule
【基金項目】湖北省心理學會2019年“溫馨行動”社會服務項目(WX201906)。
【中圖分類號】G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1-0012-02
一、教學對象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某寄宿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學生。
二、教學內容
1.辨別男性與女性的隱私部位,學習遺精與月經的相關概念,從性生理角度系統的認識自我。
2.男性與女性的性生理健康維護方法;自慰的形式與注意事項。
3.身體各器官具有平等地位;男性與女性具有同等權利。
4.學習四個警報(觸碰、約束、視覺、獨處)辨別性侵犯;了解可能傷害自己的情形;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拒絕、遠離危險、積極求助、及時報警。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程的學習與思考,讓學生了解遺精月經概念、性侵犯定義。
2.根據學生已有性知識的分析和拓展,通過觀察對比、小組討論等方法,樹立性平等意識。
3.通過對課題的學習與思考,讓學生形成健康的性觀念,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平等對待他人的性、增強性侵犯防范意識,樹立自我保護、自我關愛、善于求助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通過“認識自己的身體”、“性健康”、“性平等”等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愛,求助意識。
(二)難點
1.性平等包括性器官與身體各器官的平等,男女性平等。
2.性侵害行為的識別,防范,應對。
五、教學方法
提問法、講授法、測試法、討論法、案例法、歸納總結法。
六、教學媒體
利用板書、投影儀、幻燈片等營造鼓勵、引導式氛圍。
1.板書內容——學會保護自己。
2.投影儀、幻燈片:利用媒體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知識的基礎上,回答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
七、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八、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程(2分鐘)
(二)合作探究——課程講授(30分鐘)
(三)能力提升——鞏固拓展(6分鐘)
(四)回憶夯實——課堂總結(2分鐘)
九、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程(2分鐘)
1.板書內容——學會保護自己,為學生展示個人基本信息。簡單自我介紹。兩個班班長做自我介紹。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2.引出課題,了解自我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我們也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今天,我們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學習性健康、性平等知識,共同探究保護自己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課程講授(30分鐘)
1.向學生展示男女隱私部位圖,提出兩個設問。
設問1:“同學們是否知道男性與女性的隱私部位在哪?”
設問2:“你是從以下哪種途徑知道男性與女性的‘隱私部位?”(A.親屬;B.教師;C.同學;D.課外書籍;E.其它)
通過學生回答發現:普通兒童多通過親屬和教師得知“隱私部位”,留守兒童多通過教師教學和課外書籍閱覽知曉,部分留守兒童對“隱私部位”定義較模糊。
2.向學生展示遺精與月經概念及注意事項。
遺精:遺精是指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有時在睡夢中,精液排出的現象;首次遺精的年齡在12-16歲,多發生于夏季;每月遺精兩三次。三、五天遺精一次是正常的。
月經:女性卵巢發育,每隔一個月,子宮內膜脫落并伴隨出血的周期性出血現象;第一次來一般為12-18歲,極少數早于12歲或者遲于18歲;每次月經出血一般持續3-5天,為月經期。通常來說女性50歲停經;腰腹痛、乏力、乳房痛、體重增加、情緒不穩定、凝塊(癥狀輕微,嚴重不適,及時就醫)。
任務一: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針對以下兩個問題,我們進行小組討論,前后桌每4人為一組,給大家2分鐘時間討論,我們來一起分析討論結果。
提問1:“男生遺精期間需要注意哪些衛生事項?”
提問2:“女生月經期間需要注意哪些衛生事項?”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老師總結。
3.向學生展示孩子幻想和喜歡的人一起玩的圖片。
提問1:“同學們有沒有幻想過或者夢見過和喜歡的人一起玩、擁抱、牽手呢?”
提問2:“同學們有沒有雙腿夾著被子、枕頭的習慣呢?”
學生自主思考。情景模擬講解自慰的表現形式和如何正確對待自慰。
4.性器官平等與性別平等。
任務二:向學生展示五官四肢及性器官圖片,小組討論。
設問:“圖中,如果在所有器官中選擇失去一樣,你會選擇失去什么?”學生前后桌每4人分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發現:有的小組選擇失去某一器官,有的小組討論激烈,無法割舍任何一器官。合作探究得到:每一器官都同等重要。老師講解性器官平等。
向學生展示多個關鍵詞。
設問:“PPT提示詞中(護士、軍人、溫柔、堅強、留長發、打籃球、洗衣做飯、工作掙錢)哪些詞匯你覺得屬于男性特征,哪些屬于女性特征?”
學生自主回答。老師講解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職業選擇、性格、喜好、家庭地位等),我們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性;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性。
總結:男性女性都是平等的,有平等的權利——愛或者被愛,選擇或者拒絕。
5.認知與預防性侵害。
任務三:向學生展示性侵犯定義后,分小組判斷情景是否為性侵害。通過學生回答,老師講解,形成基本的性侵害概念與自我保護意識。
設問1:“下面我們有5組情景,分別請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同學們判斷該行為是否為性侵犯,兩個組分別有一分鐘時間思考。”
設問2:“這5組情景中,歸納出哪些人可能傷害我們?”
通過案例同學們發現:可能傷害我們的人會是異性也會是同性,會是熟人也會是陌生人。但,愛我們的人比想傷害我們的人多得多。
保護自己要樹立四個警報:
(1)觸碰警報:在沒有人,私密的空間下要求你脫褲子,脫衣服,觸摸你的隱私部位。
(2)約束警報:在無人或你不愿意的情況下要求擁抱,親吻或者抱你。
(3)視覺警報:給你看黃色書籍或者他人(包括壞人自己)裸圖裸照、視頻裸體。
(4)獨處警報:陌生人創造條件讓你和ta單獨在一起。
通過學習,思考:“我們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同學們發現我們需要:學會拒絕、遠離危險、積極求助、及時報警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設問3:“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但父母不在身邊時,我們還可以向哪些人求助呢?”
教師總結: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但父母不在身邊時,我們還可以積極的向可信賴的成年人求助,例如:可信賴的長輩、可信賴的教師、警察等。
擴展知識:向學生展示法律文件圖片及部門標志圖片。學生齊讀。老師擴展保護自己的法律途徑。
(三)能力提升——鞏固拓展(6分鐘)
任務四:向學生展示測試題。
學生回答。老師講解錯誤原因,強調正確做法。
(四)回憶夯實——課堂總結(2分鐘)
通過今天的課程,我們學習了:
尊重自己的性,愛護、保護自己的性器官;尊重他人的性,不隨便觸碰別人的隱私部位;樹立平等,尊重他人的意識。
在遇到危險時,我們需要:學會拒絕、遠離危險、積極求助、及時報警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要識別性侵害,樹立自尊,自信,自愛,積極求助的意識。
十、教學反思
性教育內容廣泛,留守兒童群體的性生理知識較為淺薄,如何挖掘留守兒童性教育深度任重道遠,需要一代代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荊棘叢生中盡心竭力。本章旨在通過認識自我、性健康、性平等三個方面的學習與反思,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教學過程中,以啟發與鼓勵為主,消除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群體的部分性困擾,建立其自我效能感。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識別性侵害,樹立自尊,自信,自愛,積極求助意識,促進其對于“性”的了解,奠定未來在戀愛、擇偶、建立幸福家庭關系等方面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靜,田燕,柯康,朱小歡.武漢市黃陂區農村留守兒童性教育現狀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2).
[2]鄭蕊,周興國.存在感與價值感:留守兒童的自我尋求[J].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8(15).
[3]胡萍.善解童貞[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4]劉文利.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林惠蓮.青春期的性心理與性教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程月玲.怎樣跟孩子談性[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7]陳銘德,朱琦.性教育的困惑和對策[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陳靜,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顧染,女,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外語系學生。
封靜,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及性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