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五個方面論述了《建設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意義:響應政府有關高等學校思政教育精神;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育這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肩負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工程建設培養德才兼備工程人才的重任;思政教育作用明顯,受益學生多;能與其他“課程思政”課程及思政課程形成協同育人的局面。
【關鍵詞】建設項目管理? 思政教學? 教學改革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five aspects: responding to the governments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urs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channel; shouldering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integrity for the national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strategy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benefiting many students; forming a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課題】湖南省教育廳教研教改項目:課程思政背景下《建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湘教通〔2019〕291號)。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1-0019-02
《建設項目管理》課程,作為土木工程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工程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涉及建設項目策劃決策、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后評價等各階段的管理內容和方法。現在從以下五個方面論述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本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是響應政府有關高等學校思政教育精神
1.習近平書記多次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習近平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2019年3月,習近平書記又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會上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
2.教育部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要求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市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部長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堅持“以本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陳寶生會上還強調,要推進“四個回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是回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二是回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三是回歸初心: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四是回歸夢想:要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3]
3.從教育部到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含思政內容的比賽
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從教育部到教育廳等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積極組織課程課堂教學比賽,比賽中必須考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湘教通〔2019〕130號關于舉辦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參加省級復賽的教師應提交所授課程20個學時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中要梳理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課堂教學復賽評分體系中,分別對參賽作品(總分100分)、現場授課(總分100分)兩個部分進行綜合評價,它們對應思政教育分值均為10分。其中參賽作品中:①教學設計的思政育人,分值5分,要求梳理教學內容所蘊含的獨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德育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等自然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學實施全過程。②教學視頻的育人成效,分值5分,要求課程育人目標明確、實效明顯;突出教學內容的思想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突出教學實施育人導向,培養學生尊重事實、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學生勇于探索和創新。現場授課評分中育人效果分值10分,其要求與參賽作品中教學視頻育人成效相同。
除了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比賽外,依據教社科廳函〔2019〕19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的通知”,教育部社科司組織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該展示活動是由教育部首次主辦的面向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賽事。比賽從各省思政課教師遴選組隊到全國網絡專業評審篩選,再到現場教學比賽,共3個階段,歷時4個月,涉及本科、高職高專、研究生3個序列中的8門課程。
4.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組織思政課題教學研究課題的申報
為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和研究,推動思政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近幾年增設了一個課程思政的申報方向。比如,在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787個立項項目中,課程思政有關課題有103個(湘教通〔2019〕291號關于公布2019年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和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
二、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育這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有多種,但他們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課堂,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中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深度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德育要素,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尊重課程建設規律,切實強化課程建設管理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基礎。“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課程”。沒有好的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功能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建設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設好該門課程的思政教學,就是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建設項目管理》是土木工程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以其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可以使專業技能知識與思政內容、德育元素無縫銜接,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將課堂主渠道功能發揮最大化,為扭轉專業課“重智輕德”現象貢獻一份力量。相對于純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而言,專業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它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三、本課程肩負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工程建設培養德才兼備工程人才的重任
習近平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來,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響應和積極參與。我國投資及參建的國際工程項目越來越多,還有很多貧窮落后的國家亟需建設。目前我國城鎮化城鎮化率為58.5%,與發達國家80%水平還有差距。綜合國內國外情況來看,工程建設高峰期還遠未結束。為世界人民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創造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工程項目的建設。然而,工程建設領域卻不時發生工程項目質量安全問題,甚至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給人們財產和生命帶來了巨大損失。各種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事故不是因為技術原因,而是因為管理問題。管理問題的背后深層次原因卻是思想品德敗壞。工程建設領域往往是腐敗的溫床,是腐敗的高發地、頻發地,一些大案要案不時見諸報端,造成影響十分惡劣,嚴重損壞了黨和國家的形象。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大量土木類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的表現將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質量、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甚至黨和國家的形象。因此,利用《建設項目管理》課程這門土木工程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進行思政教育,為“一帶一路”戰略,為國家工程建設培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思想道德高尚”的優秀工程人才,意義非凡。
四、本課程思政教育作用明顯,受益學生多
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項目管理概述、建設項目策劃與管理、項目管理組織、建設項目融資、設計管理建設監理、招標管理、合同管理、施工前期管理、施工進度管理、投資管理、質量管理、安全與環境管理、文檔管理、建設項目后評價、建設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該課程名稱包括“管理”二字,因此,可挖掘思政元素非常豐富,課程思政教育作業明顯,具有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極大便利。比如,在介紹建設項目分解方法后,可以引入“天下之難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成于細”的國學經典語句,提升學生國學素養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在講解項目經理的素質要求時,引導學生觀看全國優秀項目經理的事跡,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敢于挑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優秀品質;在講解設計管理時,以工程案例、華人世界建筑大師貝聿銘及其作品、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修京張鐵路故事,培養學生工程職業素養、愛國主義、設計中如何考慮人性關懷等;在講述安全與環境管理時,可以告訴學生在工程建設中關愛他人、珍愛生命、關注環保、與環境和諧相處等;在講授合同管理時,引入“曾子殺豬”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只有誠信、方可為人的品德;在講授工程質量管理時,從湖南鳳凰沱江大橋倒塌、綦江虹橋垮塌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案例中,引導學生樹立工程的質量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在課外學生分組對工程項目進行實地調研作業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質量意識、環保意識等。因此,《建設項目管理》課程是非常值得開發、相對容易開發的專業課“課程思政”資源。
《建設項目管理》課程是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類專業一門重要專業課,同時也是全國其他土木工程類專業高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無論是從全國,還是長沙理工大學來看,學生數量龐大,能受益學生較多。
五、與其他“課程思政”專業課及思政課形成協同育人的局面
一門課或者幾門課進行思政教育改革,是難以形成氣候,難以全面達成思政教育目標,必須思政教育全面開花,百花齊放才是春。通過本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能與其他“課程思政”專業課及思政課多點和諧共振,達到協同育人的局面,改變高校長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屬于學工部門的誤區,改變專業教師對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的現象,打破原先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困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風貌,促進思政教育共同體的有效形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主要講話[N].新華社,2016-12-08.
[2]習近平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3-19.
[3]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8年Z3期.
作者簡介:
歐陽辰秉(1967.11-),男,漢族,湖南衡陽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