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九思
【摘要】教師在中職教學中注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也會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中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機構,更應緊跟時代的步伐,保證發展方向與時代的精神相符合。實踐活動的出現無疑是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其不僅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而且還能調動學習的學習熱情,帶領學生有效應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接下來本文從開展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進行分析,之后深入探討了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 實踐活動? 作用?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053-01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推進,這一背景下對語文活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屬于一門實踐性以及人文性很強的科目,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還對中職學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1]。中職階段的語文教育期間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時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的影響。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無疑是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因而接下來本文就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進行深入分析。
一、開展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
1.鍛煉學生語言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從目前我國中職語文學科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語文基礎都比較薄弱,且學生沒有強烈的學習語文學科興趣,因此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仍然處于有待提升的情況。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也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收集資料以及交流展示的過程中意識到學習語文學科的意義,最終對語文學科產生強烈的興趣,如此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以此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2]。比如說筆者讓同學們觀看電影并寫讀后感,在同學們觀看了電影之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寫讀后感。這個過程中學生就需要結合故事的特征、人物的特征等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以此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體會學習語文學科的樂趣,這也是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序開展的關鍵。
2.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凸顯職業教育特點
中職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這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綜合素養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盡可能突出職業教育的特征,并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接觸職業環境,以此了解在職業場合中可能要注意的事項,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合學生未來職業的發展,以此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比如說筆者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思考,讓學生試著分析實際問題,發揮其才能。教師要給每個學生鍛煉的機會,引導與鼓勵學生,讓學生充滿自信。同時,還在實踐活動中融入語文學科的知識,讓其體會語文學科的魅力,之后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科用詞、用句的考究性特征,最終也能讓學生體會學習語文學科的必要性,讓其主動參與到語文活動中。
二、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1.融入學生生活實際,豐富活動內容
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融入生活元素也能給學生產生“眼前一亮”之感,讓其體會學習語文學科的樂趣,體會語文學科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可以聯系生活密切觀察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比如說筆者給同學們布置人物要求其自主查找生活中常見的復雜字體,報紙中用詞不當、書本上的錯別字等行為。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自由搜集材料,仔細觀察生活中的生活細節,最后整理出自己認為出現錯誤的字詞,并標明錯誤的原因,改正的方法等等[3]。此外,筆者還以“形容校園美景”作為主題讓學生自主搜集各種俗語與成語等等。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也能有效拓展其學習的內容,讓學生逐漸成為“找錯達人”,避免其在日后的用句與用詞的過程中發生錯誤,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立足教材輻射課外,拓展教學思路
實際上,教材就是個例子,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舉一反三。教師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必須要立足教材并輻射課外,如此才能有效拓展教學思路。
2.1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精心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
中華傳統節日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個傳統的節日肉涵蓋了我國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教師可以結合節日特有的民俗活動科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這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比如說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筆者組織同學們開展了攝影、敬老以及征文活動;在張貼春聯的活動中筆者組織同學們開展了書寫春聯以及義賣春聯的活動。通過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科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從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也收獲頗多。
2.2利用地方自由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校本課程
教材上的資源是比較有限的,為了能豐富課堂活動有效拓寬活動的空間,筆者借助地方資源開展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資源無論是歷史還是教材內容都比較豐富,且一年一度的菊花展也屬于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因此在學校語文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開發了一套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校本課程,活動的內容包含朗誦與菊花有關的詩歌、菊花知識競賽、菊花主題的手抄報、繪畫比賽、廣告詞等等。從內容上來看校本課程的內容是比較豐富的,且學生發揮了自身的特長,這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3.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造意識
教師在中職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這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4]。因此教師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有效豐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積極整合教學資源,有效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以教學《茶館》為例,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了與之相關的話劇,在此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這個過程中很多小組都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演講稿表達自己觀看了話劇之后的感受。經過一周的實踐,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做成了PPT進行演講或展示。看到同學們在講臺上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中職語文實踐活動中融入了“百家講壇”的風格,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也更具有趣味性。
結束語
目前,創新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課也已經成為中職階段語文學科的亮點。教師在創設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強烈的興趣,最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巧玲.基于人文素養培育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探究[J]. 語文學刊, 2016(8):112-113.
[2]戴林東, 王棟棟.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類型解析[J]. 職教通訊, 2018(2).
[3]陳詩怡.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定位與實施[J]. 衛生職業教育,2014(18):50-51.
[4]鄧紅金.新課改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及實踐探析[J]. 現代職業教育, 2019(15):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