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如何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聯系實際生活,促進學用結合”“提倡學后反思,增強學習效果”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示。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趣味情境;學用結合;學后反思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社會對人才的培養要求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生了“質”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了,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有效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它是指學生在接受相應學科的一段時間的教育之后,能夠取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的教學,也就是說“學生是否有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那么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有效教學,幫助學生取得進步和發展呢?結合多年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筆者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一、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顧憐沉說過:“在課堂教學范圍內,對學生最有意義的事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對于感興趣的事情,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做好。”教學實踐表明,在教學中創設富含趣味的、有新意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更好地促進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穩定發展。
例如,筆者在教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時,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物體的對折過程,并且展示對折后的結果,同學們認真地觀看、對折、比較,初步理解了對稱的含義。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看看生活中有什么對稱的圖形或事物。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說出了許多的對稱圖形,如“中國結”“蜻蜓”“蝴蝶”“簡筆畫中的樹木”等等,此時,筆者則將學生提出的對稱圖形或者其他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呈現于多媒體課件上,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對稱圖形的認識。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聯系實際生活,促進學用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展開教學,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而且能增強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促進“學”與“用”的有效結合。新課改理念中進一步強調,要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識,用數學的思維觀察和思考社會現象的能力,并且通過恰當地分析,學生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或者其他學科的相關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從數學課堂中“走”出去,走到更寬廣的現實世界,充分利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和內容,合理解決生活問題。
例如,筆者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給學生出示了這樣的兩道題:(1)王老師買書用去36.8元,買香蕉用去15元,買洗衣液用去45元,她一共帶了100元,還剩下多少元?(2)在新農村建設中,兩個施工隊合修一段馬路,已知甲隊每天修3.02千米,乙隊每天修2.88千米。15天后,這段馬路還剩下3千米沒有修,問這段馬路長多少千米?筆者帶領學生認真分析題目,并且邀請有思路的同學進行講解,最后求出正確答案。通過這樣的生活問題,不僅幫助學生練習了新學習的數學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促使學生領會到數學的實際價值,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
三、提倡學后反思,增強學習效果
反思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自我認知,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的主要途徑。所謂“反思”,就是個體在一個思維階段的分割點或者在一個課題內容的思維活動結束后,對結果進行科學審慎的帶有批判性質的回顧、檢閱和分析的過程。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思越深刻、越全面、越具體,學生的認知水平提高得越快,個人潛能越容易得到激發,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變,不斷進步,不斷提高,具體的反思內容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學習態度、學習意志、學習環節、學習方法、學習計劃等,不僅要反思自己的短處和不足,也要反思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取得全面性的發展。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專業技能,同時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后中,加大對于有效教學的探究力度,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李云波.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11):88-88.
[2]楊艷琴.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時代教育,2017(20):174-175.
作者簡介:
黃惠敏,出生年月:1976年12月15日,性別女,學歷:本科,民族:壯族,籍貫:廣西大化,單位:廣西河池市大化縣新城小學,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高年級(畢業班)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