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玉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提升閱讀數量、閱讀速度以及豐富閱讀內容。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老師要立足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加強閱讀同寫作教學的融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和讀后續寫能力。本文具體就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 概要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6-0044-02
閱讀表達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閱讀是輸入環節,表達是輸出環節,良好輸入才能保證良好的輸出。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要在英語閱讀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及讀后續寫能力。[1]
一、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內涵
發展和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教學的重點,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包含以下幾點:一是語言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是學科核心素養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存在。二是文化意識,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發展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三是思維品質,指的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從跨文化角度來認識世界和觀察世界,從而對世界作出正確的判斷。四是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礎。
二、讀后續寫、概要寫作題型特征
讀后續寫和概要寫作都是高考重點考查題型,都屬于綜合題型,旨在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1.讀后續寫題型特征
讀后續寫,要求考生依據詞匯量約為350的英語閱讀材料的內容、所給段落開頭語和所標示關鍵詞續寫150詞左右的小短文,將其發展成一篇與給定材料有邏輯銜接、情節和結構完整的短文。讀后續寫題目的評分標準主要包括內容的豐富充實,與原文內容的關聯度,文章總體的結構層次,與原文章提供的開頭語是否銜接合理等。因此,讀后續寫題型主要是考查學生把握文章信息、文章結構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讀后續寫是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的有機結合,其既考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又考查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對學生的合理化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篇結構把控能力以及語言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等提出了新要求。為此,高中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取得更好成績。閱讀是輸入環節,其是高效輸出的基礎,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多開展英文閱讀,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2]
2.概要寫作題型特征
概要寫作,為學生提供一篇350單詞左右的短文,要求考生基于該短文寫出一篇60詞左右的內容概要。概要,顧名思義指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總結和濃縮,其能夠幫助閱讀人員盡快地掌握原文內容,概要寫作特點在于客觀、公正,并且能夠準確、簡明地表述原文的內容。考生需在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礎上進行信息整合。故該題型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閱讀能力、分析查找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判斷能力及概括能力等。概要寫作題型是2015年提出的高考新題型,這種題型對老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英語中的概要寫作題型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鑒賞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在概要寫作中,學生閱讀原文,概括原文的中心思想,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概要寫作集語言輸入與輸出為一體,屬綜合性語言測試,對學生的語言、閱讀、思維進行綜合考查。基于概要寫作題型特征,老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夯實語言基礎以及優化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核心思維,以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
三、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上述對概要寫作、讀后續寫題型進行了介紹,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要立足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1.大量閱讀,增加閱讀量
大量的閱讀是確保學生能力提升的關鍵,高考新題型要求學生提升閱讀數量、閱讀速度以及豐富閱讀內容。有限的課本教材資源無法實現此教學目標,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必須引入課外讀物,借助課外讀物來積累詞匯、拓展知識面以及優化思維品質。例如,在閱讀課堂中,除了對課外教材進行閱讀之外,老師也可以引入課外閱讀材料,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大量的閱讀英語經典小說,如《小王子》、《簡愛》等,在閱讀過程中,將文章中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到筆記本中,并進行反復的背誦,運用到寫作過程中,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另外,在課外閱讀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行文結構,總結尋找中心句子的方法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學生在進行概要寫作時能夠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確文章的主線,從而完成概要寫作。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老師要結合文章話題進行升華和主題點撥,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3]
2.開放教學,讓位于學生
讀后續寫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過去教學中,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造成了學生思想的固化。為此,高中英語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讓位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Life in the future”一單元時,中心內容在于對未來生活的探究,包括交通、商業、醫療、教育等,在課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引起學生對未來生活進行想象,問題如:Where will you live in the future?How will you travel in the future? Will you still get sick?以問題為導向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想象和思考。讀后續寫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基于給定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總之,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讓位于學生,讓學生來反復的閱讀和探究,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自主閱讀探究能力和深度討論能力,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及讀后續寫能力。
3.研讀教材,重視語篇教學
隨著高考題型的改革,高中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寫作的重要性,教學中以寫作為重點。在閱讀教學中,實現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學生書面表達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拼寫不正確、句子結構混亂、篇章前后不連貫等,為此,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來注重文章的結構,如在課文學習中,要引導學生劃出過渡句,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例如在閱讀課文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一是略讀,老師指導學生快速地瀏覽整篇文章,重點關注每個段落的首句,以此來了解文章的大意;二是找讀,基于教材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三是細讀,學生認真的研讀課文,獨立完成comprehending中的問題,同時學生在閱讀中劃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語句,老師進行教材的講解;四是歸納整理、復述課文,例如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整理文章的結構,并借助思維導圖來復述課文,復述課文的過程實際就是概要寫作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加強練習,從而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
4.加強訓練,培養系統思維
概要寫作、讀后續寫都考查學生的系統思維,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訓練,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比較、分析、推理、歸納、批判等,從而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在閱讀篇章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就文章進行層次劃分,從整體上理解文章,以發展學生的系統性思維。How many people were involved in the story?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觀察。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引導學生對課文接下來的內容進行想象。通過有意識的培養,以此來發展學生的系統思維,良好的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文章,明晰文章的結構,立足于文章的發展脈絡,對接下來的發展進行合理地推導和預測,從而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和讀后續寫能力。[3]
5.小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團體的力量,形成優勢互補。“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過程中,每個人的觀點是不同的,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交換意見,形成思想的碰撞。開展小組合作閱讀學習時,老師首先要科學分組,高中學生的特點越來越鮮明,如活潑、內向等,且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小組合作可以采用異質分組,可以在小組內再劃分次小組,學生之間結成學習對子,“師友結隊”、“搭檔結隊”等。另外,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要給予學生適時的引導,小組合作中出現討論離題或者是討論無效狀況時,老師要適時引導,以提升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有效的彰顯,不同學生之間形成優勢互補,促使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研究,品味英語文章中的情感和感悟其中的細節,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情感態度等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及讀后續寫能力。
6.科學設計,注重技能教學
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優化設計,以強化學生技能教學。概要寫作和讀后續寫對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技能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在課前,老師要優化課程設計,以此來指導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如找主題句,概要寫作的目的就是對主旨大意的概括,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強化引導,強化學生找出主題句的能力。另外,培養學生的精讀和泛讀能力,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細讀和深究,梳理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以及理清作者意圖等,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和研讀。同時要通過泛讀來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規定時間,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閱讀,然后完成后面的習題,提升學生快速閱讀和快速定位知識點的能力。精讀和泛讀有效結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的有效性,為概要寫作和讀后續寫打好基礎。
四、總結
英語閱讀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還要發揮引導作用,加強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培養,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閱讀同寫作進行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融合寫作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和讀后續寫能力。[4]
參考文獻:
[1]黃萍.素養導引,有效閱讀——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略[J].新課程·中學,2019(9):34.
[2]周穩寧.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下旬,2019(9):39.
[3]周璇.關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多模態閱讀教學[J].山西青年,2020(9):175.
[4]李寶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