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奮儉
摘 要:數學概念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掌握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具有課堂“細胞”的作用,有效的數學概念組成了一個完整科學的數學知識體系,引領學生高效學習。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核心素養受到廣泛關注,學校和教師都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數學概念教學恰為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核心素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4-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32
一、數學概念教學概述
(一)數學概念的定義
數學概念就是客觀現實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數學學科主要探究事物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比如說事物的方位、大小數量和形狀,對事物的顏色、材料和性質是不做研究的,可以說數學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直觀屬性的研究[1]。另外,數學概念對于各研究屬性會給出精確的規定,所以數學概念通常比其他概念更加嚴謹。
就以“梯形”這個概念為例,它的數學概念就包括它的形狀、大小、數量等屬性。梯形的兩個基本屬性是“四條邊”“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梯形的概念,能夠反映它的整體屬性。
(二)數學概念教學現狀
新課標對于數學概念的作用進行了突出強調,要求教師加強概念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但是很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給出所學知識的基本概念,通過定理和性質解決例題,以此展開教學。他們忽視了概念教學也應該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需要學生進行充分的探討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得到現成的知識,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沒有積極幫助的。
二、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作用分析
數學概念在數學學習中有著基礎的引導作用,進入初中以來,數學學習逐步復雜起來,不再是以前簡單的現象和運算就能解決的,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框架性理解。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分著明顯的板塊,各個板塊都有一定的數學概念體現。假如學生缺乏足夠的概念理解,僅靠自己的辛苦推理,那么在學習中就會遇到不少阻礙,學習效率也會大大降低,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初衷就得不到體現[2]。
引導學生進行概念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概念加深理解,能夠依據所學內容迅速對內容進行模塊劃分,定位相應的概念體系,加強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數學概念與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學生通過概念學習,不僅可以對數學學科知識產生進一步的理解,還能增加生活實踐性,更好地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另外,數學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假如教師以此開展教學,就能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許多不可言明的好處。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核心素養主要有四點,分別是基礎知識技能、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學思維觀察分析世界的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從這些要求來看,概念教學正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良好方法。一般來說,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會按照“概念引入”“概念講解”“概念鞏固”和“概念體系結構的方式”來開展,這些流程符合數學的學習特點,也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效率。
三、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探究
數學概念既有抽象概括的,又有直觀形象的,并且處處反映現實生活。在素質教育的時代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概念、公式、定理等),還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方法技巧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身邊的問題,充分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當前的教育要求,是未來數學教學的重點探討方向,也是“教育面向現代化,教育面向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陳舊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挖掘數學概念中蘊含的核心素養,創新更多方法去培養學生。
(一)建立整體觀念,加強概念知識與生活的整合
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概念教學中,教師需要樹立整體觀念,在每一節課的不同內容的教學中都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的應用。初中數學與實際生活有著不少密切的聯系,其中代數部分的有理數、無理數和實數,幾何部分的線段、角、三角形、四邊形、圓等都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進行探究學習,而且也能將教材中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制訂方案。
比如在學習四邊形時,除了知道其基本屬性外,學生還可以知道四邊形的物體并不穩定,極容易發生形變,比如說長方形容易變成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容易變成菱形,而三角形則比較穩定,所以在很多結構中,都會使用三角結構。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例說明,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概念理解。以三腳架為例,我們都知道相機在拍攝時需要高度的穩定性,否則就會出現虛焦和照片模糊的情況,所以在拍攝一些景物的時候,尤其是在快門速度比較慢時,相機機身絕對要保持穩定。假如將三腳架改成四邊架,這個穩定效果就會降低不少,極容易引發相機晃動,不利于攝影。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多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嘗試著與教材知識積極聯系,逐漸培養起利用數學思維觀察客觀世界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質疑、探究和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概念教學
對于數學的概念化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初中生在經歷了小學的學習后,對于數學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只知道數學的主要學習特點還不夠。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之間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兩者在學習形式和學習難易程度上有著非常巨大的差異,假如學生依舊按照以前的方法學習,效果就會不如人意。不同于高中數學,初中數學仍然與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很多地方都反映了生活的知識,教師的教學假如與生活相聯系,效率無疑會提高不少[3]。
另外,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孩子氣仍很明顯,對于外界的認知還比較缺乏,各方面都沒有成熟起來,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需要強有力的引導和監督。假如教師不積極引導學生,學生就不會認真學習聽課,尤其是針對數學這種有學習難度的科目,學生更容易產生厭煩逃避的心理,不愿意努力去學習。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也為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將課堂和生活聯系起來,將數學概念從生活實際中引入,經過歸納總結后再反應用于生活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引導,通過巧妙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探索,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合理應用游戲法,增強學生的推理能力
玩耍是每一個學生的天性,他們都喜歡放松,可能形態不同,但是基本的需求是一樣的。游戲是大部分學生都喜歡的娛樂方式,對于沒有完全脫離孩子氣的初中生來說,這個誘惑更不能忽略。教師可以緊抓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課堂中創設游戲情境,將概念融合進去,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讓學生在放松中學到知識,讓學習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被逼無奈的事情[4]。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對相關的概念和知識進行解讀,這個過程一般比較枯燥,但是將游戲法融入進來,這個過程就會輕松愉悅不少。當然游戲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教師決不能顛倒主次。為了發揮它的有效作用,教師在游戲的選擇中要有所考量,盡量挑選適合應用游戲法的教材內容去設計。
比如說在學習“一次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將繞口令游戲應用進來進行課程導入:一只白兔一尾巴,兩只耳朵四只腳。然后下一句呢?學生接:兩只白兔兩尾巴,四只耳朵八只腳。教師再問接下來呢?學生接:三只白兔三尾巴,六只耳朵十二只腳。由此接:四只白兔四尾巴,八只耳朵十六只腳,五只白兔五尾巴,十只耳朵二十只腳……如果是X只白兔呢?通過觀察可發現,白兔的尾巴、耳朵和腳與白兔的數目間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利用一次函數加以解決。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的探索欲望可以被充分挖掘出來,并在探索中進行一步步的推導,逐步增強自己的推理能力,這比教師一上來就“開門見山”要好很多。
(四)創建數學實踐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學習,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到數學的價值,才能讓學生認可數學的作用,增進學習的動力。實踐課要安排在理論課之后,在學生學習完教材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將一兩節課安排成實踐課,或者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去應用知識,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就比如說在學習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后,學生就可以利用這個知識進行定位實踐,幾位學生在棋盤上劃定一片區域,對區域的東西向和南北向進行標注,每隔一小段距離就以字母x和y代替,比如說區域最東邊的那條街叫x1路,依次排列為x2、x3、x4、x5……最北邊的叫y1街,依次為y2、y3、y4、y5……,學生互相告訴對方自己的位置,就可以用x1y1、x2y5 、x3y5 、x5y5、x3y6 之類的坐標數據標注,利用這種坐標法,學生可以輕松地在棋盤上找到對方。利用生活化的構建坐標來定位位置,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意義價值,并逐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這是數學核心素養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總之,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注重學習知識與生活現象的聯系,在教學中多用一些周邊的實例進行列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且增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錢建芬.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農村教育,2017(11):36.
[2]趙本富.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反思[J].新課程,2018(14):125.
[3]王躍.問題解決及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反思——兼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數學教學通訊,2017(32):52.
[4]葉媛媛.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案例研究[D].集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