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軒
[摘 要] 智慧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是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智慧課堂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語文教師的啟蒙作用和引導作用,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與教師共同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 智慧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討
智慧課堂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能夠創設情境,增強課堂教學互動,同時能夠轉化老師與學生的課堂角色,其根本優勢是促進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增進交流和互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小學及中學階段的應用較廣,對目前的教學現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逐漸更新,教學目標和教育方向發生了變化。尤其是關于小學生的教學計劃引起了深思,為了順應時代,小學教育模式逐漸創新。以小學語文為例,語文科目啟蒙性較強,綜合性較廣,社會性和藝術性較為明顯,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結合智慧課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能力。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課堂主體不明確、學習動力缺失、教學內容頑固化、教學方法不新穎等問題。結合智慧課堂可以很好地轉變這一現狀。
1.課堂主體不明確
當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占據主體地位,限制了小學生想象和探索的機會。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獲得學習的自主性。
2.學習動力缺乏
很多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有排斥心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學生對小學語文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嚴重影響小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3.教學內容頑固化
小學語文雖說是基礎科目,必須完成生字詞和詩歌詩詞的識記、背誦,但現狀是很多教師的教學內容過多地安排生詞識記和課文背誦。這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通常過分地強制熟記背誦,可能會導致語文課文的精髓受到忽視,使得語文科目的學習目標和大方向出現差錯。
4.教學方法不新穎
我們所熟知的語文教學方法,集中于閱讀、識記、摘錄、背誦等方面,長期反復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僅能提高語文的卷面成績,而學生對語文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意識得不到任何提升,導致小學語文課堂失去實際應用價值和藝術性。
二、智慧性語文教學的變革
1.體現為教學方式的創新
我們以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上古詩三首《望洞庭》為例,《望洞庭》是一首圍繞洞庭湖景色來描寫的古詩。小學生看到古詩后對其內容不理解,一開始進入文章較為吃力。智慧課堂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實現課文的拓展,此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自己上網搜索與洞庭湖有關的資料并認真閱讀,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重點內容進行摘錄,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提前獲悉洞庭湖景色的秀麗,還能提升閱讀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教師同樣要針對《望洞庭》所描寫的景色搜索資料,供課堂上使用。上課前老師將《望洞庭》的詩文用工整的板書抄錄在黑板上,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后播放名家朗誦音頻,并播放相關視頻,在播放視頻的同時完成對全篇大意的講解。
2.引用了反證思維加深記憶
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為例,《泊船瓜洲》描寫了瓜州山水景色,同時也描寫了詩人對居住地戀戀不舍的情感。在不了解全文大意之前,老師可以收集相關的視頻素材提前播放,在觀看后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回答。如:請根據視頻發表自己的看法。你能從視頻中看出人物的心情嗎?類似的問題均能促進學生對人物性格的剖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反證思維。
3.智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的《爬山虎的腳》為例,《爬山虎的腳》是葉圣陶先生用擬人的手法完成的文章。其中爬山虎是一種喜歡攀爬的植物,很多小朋友雖然對爬山虎有簡單的認識,但是不知道這種植物的生長方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觀察爬山虎的生活習性。學生可以上網,也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對爬山虎進行現場考察,此外老師可以結合植物標本、視頻在課堂上做引導。這種方式下學生能夠具有學習自主性,帶著問題和興趣獲得知識。
總之,智慧課堂是針對傳統語文教學改良的教學模式,實現智慧教學的根本要素是實現師資的智慧化,培養智慧型學生,同時實現教學方法的智慧化。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向智慧型轉變,這是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此外智慧課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出要求,不再以成績作為評估的唯一準則,給予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和時間。以提高創作力和開拓能力為目標,從而構建智慧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袁秀娟.智慧課堂的理念構建及模型解析[J].教學與管理,2017(7).
[2]顧建芳.小學智慧課堂的內涵及實踐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7(10).
(責任編輯:呂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