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構成元素,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對閱讀教學活動進行改進創新,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針對小學低年級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和探究,進而循序漸進提高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文章結合部編版教材視角,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力求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加快語文教學改革的整體進程。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教育;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閱讀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增長見識產生著直觀的影響,閱讀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小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新時期按照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選取合適的切入點探索閱讀教學改革措施,把握學生的成長需求,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教學指導,指引小學生找準閱讀學習方向,能在有效閱讀的基礎上拓寬眼界,形成對語文知識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和認識,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 部編版教材閱讀教學特色
對部編版教材中文本內容進行分析,能看出文本內容具有文質兼美的特征,能同時突出傳統性與時代性,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部編版教材閱讀教學特色進行分析,發現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部編版閱讀教學重視人文性。在部編版教材中明顯表現出對人文教學的高度重視,在低年段教材編排方面就引入了一些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的篇目,如《姓氏歌》《古今對》《影子》等,讓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在閱讀學習活動中獲得身心放松的感受,體會語言文字的美感,對語言藝術的應用形成深刻的認識,在輕松自由的文本探索和閱讀中獲得美的啟迪。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重點針對閱讀教學的人文性進行挖掘,對學生實施針對性教學指導,循序漸進提高閱讀教學指導質量。
其二,部編版閱讀重視“工具性”,在教材中設置了口語交際的環節,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實施語言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口語交際技巧,為學生良好地參與到溝通交流中創造便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重點關注教學工具性的突顯,有意識地對學生實施工具性方面的引導和訓練,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培養綜合素質,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整體效果。
其三,部編版閱讀教學重視學科整合。學科整合是高效率應用閱讀教學資源的載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結合文本閱讀指導,導入跨學科教學內容,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能讓學生對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形成初步的了解,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改革實踐中,要重點針對學科整合教學進行分析,導入多學科教學內容輔助學生閱讀,增強閱讀指導實效。
其四,部編版閱讀教學提倡向課外延伸。綜合分析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能看出在閱讀教學方面編者高度重視課外閱讀延伸方面的內容,在欄目的編排方面教材中,設置了大量課外閱讀引導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引導學生參與親子閱讀、獨立閱讀,通過課外閱讀豐富課內閱讀內容,在課內外聯合閱讀的基礎上顯著增強閱讀教學整體水平。因此,在教學指導環節,教師要引入課內外整合閱讀的內容,重點聯系課外閱讀對學生實施積極的閱讀指導。
(一)微課教學指導,突出閱讀教學人文性
人文性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人文性的訴求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引入微課教學方法,能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加以培養。在對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想突出信息化教學效果,對學生的人文性加以培養,教師要嘗試將微課融入兒童詩教學活動中,借助微課的作用提升兒童詩教學效果,使小學生能感受到兒童詩學習的樂趣,能在閱讀學習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審美感受和體驗,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保證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明顯的增強。
以一年級《影子》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導入環節,引入微課資源,可以將游戲教學情境的設計以微課的方式呈現,在微視頻中向學生展示影子游戲的方法,讓學生在視頻內容的作用下直觀感受到影子的自然特性和蘊含的科學規律,感受到課程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兒童詩進行學習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借助微課引入朗讀示范教學活動,可以在微視頻中為學生提供朗讀示范,向學生講解發音規律和節奏韻律特點,引導學生能對詩歌朗讀形成全新的認識,保障學生綜合學習效果。如此就能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和美學教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會得到進一步彰顯。
(二)創設教學情境,增強閱讀學習的工具性
情境創設是新時期推進閱讀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按照部編版教材對教學工具性的要求,教師可以針對文本內容進行系統的分析,然后設置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教學活動情境,在情境化教學的作用下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語言工具鍛煉,確保學生在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語言溝通的技巧,能豐富語言積累,為學生在未來針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更加全面系統的探究奠定基礎。
如教師與學生共同針對《一封信》課文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視頻輔助、音樂輔助和語言描述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感受露西想念爸爸的情感和露西在給爸爸寫信過程中不知道怎樣表達的情緒。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閱讀教學工具性的要求,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閱讀教學指導,一方面,教師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分析書信寫作要點,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應該如何寫信,對學生實施書信語言、書信格式方面的工具性教學訓練;另一方面,教師結合媽媽對路西的引導進行重點論述,指導學生根據媽媽指導后,露西寫信前后情感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共同討論是什么原因使露西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以此為基礎,教師導入積極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從積極心理學對于學生成長的工具性作用角度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確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心態的重要性。如此,就能發揮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低年段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工具性也能得到有效的彰顯。
(三)資源有機整合,強化閱讀指導跨學科性
基于部編版語文閱讀教學特色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從不同的學科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多學科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的輔助下完成對閱讀教學的設計和規劃,確保能循序漸進的豐富教學內容,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指導實踐中對學生實施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學習技巧,進而保障能逐步實現閱讀教學指導活動的綜合目標。
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二年級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的過程中,就可以基于跨學科閱讀指導思想,引入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內容。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一方面分析課文內容將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感悟進行對比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導入生物學視頻中關于植物種子傳播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在此基礎上,結合生物學教學內容,教師對學生實施閱讀教學指導,使學生明確不同植物在傳播種子方面的特色,并適當地滲透其他多種類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指導學生結合本節課閱讀學習成果進行仿寫訓練,如“椰子媽媽準備了小木船,把它穿在娃娃身上,只要落入海水中,孩子們就能順著水流出發。”如此就能在跨學科教學中真正彰顯閱讀教學的價值,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也能得到良好培養。
(四)拓展教學范圍,提升閱讀教學的開放性
在綜合分析部編版閱讀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閱讀范圍向課外延伸,發揮課外補充閱讀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形成對課內閱讀指導的補充,進而在豐富閱讀作用下拓寬學生的眼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加以培養,確保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能展現出全新的生命力,能為小學生健康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
例如,教師在與學生共同針對《望廬山瀑布》詩歌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在完成課內基礎性閱讀學習的前提下,將閱讀教學活動向課外延伸,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可以將“瀑布”意象作為主題,指導學生對古詩詞中關于“瀑布”的描寫進行對比閱讀,如“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等,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語言魅力。也可以選取李白的詩歌作為主題,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針對語言的詩詞藝術風格、語言特色等進行分析,對李白的詩詞創作情感進行解析。如此就能發揮出課外閱讀的輔助作用,學生對課內閱讀學習的理解和感悟明顯增強,并且在課內外結合閱讀的基礎上,學生也能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對小學生深入系統探究文本內容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推進小學低年段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基于部編版教材的特色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進和創新,能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能顯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優化開展,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也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因此,在深入推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活動中,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成長需求進行分析,促進完善閱讀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為學生針對語文閱讀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黃珊珊.基于“游戲體驗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5):219.
[2]王小能.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15):117-118.
[3]許有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探析[J].學周刊,2020(15):125-126.
[4]司潔.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3):31-32.
[5]丁麗.小學語文低年段部編版新教材的閱讀教學探究[J].教育觀察,2019,8(33):35-36.
[6]陳潔曼,陳柳紅.思維導圖結合微課在小學語文低年段閱讀教學中的探索:以《四季》一課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9(Z2):74-76.
[7]朱宗升.小學語文低年段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0):126.
作者簡介:
王喜梅,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