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愛萍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生所學科目當中一門主要的學科,它與語文、英語并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而且學習數學不僅對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還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就要求數學教師不斷地深化理解教學內容,同時也應當不斷強化專業知識,從而為數學教學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積極地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本文主要從當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現狀出發,探究如何能夠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析
在新課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課堂教學也處于不斷的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國家對于課堂教學有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的活力。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廣大的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為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開展做出努力。本文主要從教師的教學實踐出發,從三個角度出發探究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一、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師生互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應當把握好課堂的節奏,使得課堂能夠在活躍的氛圍中開展。
例如教師在講數列這一節內容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采用互助互幫的原則,將班級成員進行合理的分組,每一組既要有基礎好的同學,同時也應該有基礎薄弱的同學,通過這樣的組合方式,讓基礎好的同學幫助基礎薄弱的同學,這樣進行相互探究,相互合作,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數列的概念以及數列的表示方式等展開探究,通過這樣的合作探究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差異,開展分層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每位學生由于生長的環境以及學習基礎的不同,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所能接受的知識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幫助每位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
例如教師在講平行關系判定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在備課的過程中就應當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將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的層次,例如可以將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分為基礎知識階段和鞏固提升階段,根據學生的反應以及教師的上課速度來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當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然后開始向提升鞏固階段進行過渡,從而能夠幫助大部分學生進入深入的學習。除此之外,在進行任務布置的過程中,也應當考慮學生的基礎情況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有些同學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教師可以給這部分同學布置一些比較有難度的任務,通過這樣的任務來不斷地深化對于所學內容的掌握,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給予每位學生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打破思想的僵化,讓學生不斷開拓思維,在分層教學中取得進步。
三、優化評價方式,兼顧全體學生
教師為了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教學評價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多樣化的評價給予學生最真實的評價和建議,例如可以采用學生自我評價、生生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全方面地進行評價,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完基本不等式這一章的內容之后,應當給予學生多元化的評價,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之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堂表現以及對于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表述給教師,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之后,要進行教師評價,對學生從多方面展開評價,如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等。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應當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從而構建有效的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禧忠.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45.
[2]趙振華.論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