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娜
摘? 要:美術課程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課程之一,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術課程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的地位不容小覷。而美術鑒賞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重點,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和社會的熱愛和責任感,使學生有能力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再加上近些年來我國小學也提高了對學生美術鑒賞的培養(yǎng)。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本文結合小學美術鑒賞的教學現(xiàn)狀,探究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師的鑒賞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美術;鑒賞教學
所謂美術鑒賞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美術作品進行觀察和欣賞,并且在其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相關知識和生活經驗對作品進行分析,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美術作品所要傳達的情感。在美術鑒賞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美術欣賞和評述的基本方法,增加學生的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從而使學生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有利于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是開展美術課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一、小學美術鑒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文化底蘊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審美標準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不斷地變化,其中主要受社會潮流和人們的興趣、生活閱歷影響。人們可以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美的事物來豐富自身的審美經驗,但是需要人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我國小學的美術課程是根據國家教育方針所開設的,有一定的科學性。再加上美術鑒賞課程是利用美術課程特有的“情感性”來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我國小學所開設的美術鑒賞課程,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情感交流時,也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2.提升小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美術作為人類最早傳承信息的載體之一,在人們的交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當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圖片和圖像也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之一。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幫助學生了解各種美術的形式,理解圖片中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利于學生肩負起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重任,從而讓文化生生不息地發(fā)展下去。此外,根據我國小學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比如活動的自由性及評價標準的多樣性,為學生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二、探究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措施
1.注重對學生整體觀念的培養(yǎng)
由于小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尚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一個具象的階段,再加上小學美術教材中選錄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完整的個體,因此在美術鑒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從整體的角度來欣賞作品。首先,教師在開展美術鑒賞的教學活動時,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欣賞和探究美術作品,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美術作品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表達出作品給自身帶來的感受,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2.注重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雖然小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較為薄弱,而在小學開展美術鑒賞課,不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教材中所選錄的圖片多為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山水、花鳥等,緊貼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也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在美術鑒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內容,感受作品的內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授《雕塑之美》一節(jié)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和發(fā)現(xiàn)法的教學方法。第一,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第二,當學生發(fā)現(xiàn)《雕塑之美》中過于裸露的部分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這是作品所要表達的人的自然本性的內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能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理解了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越來越重要。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開展美術鑒賞活動,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觀念和觀察能力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江鵬.讀懂大師? 從鑒賞開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26.
[2]熊李麗.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