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在促進企業安全高效發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形勢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發揮好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更加重要而迫切。首先我們必須要正確認識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明確黨組織的職能和優勢,正確處理好黨組織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采取適當的途徑和方式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維護國有資產和保障職工權益的目的。
【關鍵詞】 混合所有制企業 黨組織 政治優勢 實踐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戰略部署,以投資主體多元化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始蓬勃發展,并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彰顯出這一新經濟體制的活力和優勢。在我國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大形勢下,黨建工作如何開展,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優勢如何得到保障和發揮,成為當前混合所有制企業共同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這也是關系新時期黨的建設、關系國企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加以研究和解決。為此,筆者結合多年從事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和經驗,對這一課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思考。
一、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早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在我國經濟結構中的地位也隨之變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在新的形勢下,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顯得尤其迫切和必要,不少混合所有制企業在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和理論研究上也不斷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績。2016年中央印發的《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專門就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建設進行了規定。十九大修改的《黨章》也對黨的基層組織,特別是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定位、功能、作用進行了明確。然而,從實踐來看,當前在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黨組織政治優勢的發揮。
一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發揮不夠強,黨組織在引領企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不夠突出。產權結構的多元化使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一些干部職工存在重生產、輕黨建的思想,對黨組織的作用不認可,尤其是一些來自民營投資方的干部和職工,習慣于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以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忽視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加上黨組織的建設在企業中還不成熟不完善,還沒有形成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徑和實現方式,導致黨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被邊緣化,領導核心地位不突出,優勢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是融入和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已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方向,并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發展。然而混合所有制黨建工作卻相對滯后,沒有形成與企業生產經營有效融合的思路模式,在混合所有制企業新的管理模式下,黨建工作如何定位,如何處理好與各投資方的關系,如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等都處在實踐和研究階段。目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在融入和服務企業發展方面還缺乏有效的載體和結合點,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改進和創新,黨組織促進企業發展的工作成效還不很突出。
三是構建和諧黨群和干群關系方面困難和問題比較多。產權結構的多元使企業在成立之初便呈現出員工身份的多樣化,從企業領導班子到基層普通員工,有來自國企的職工,也有來自民營合資方的職工,還有企業自主招聘的職工,職工構成的多元導致企業內部人員相比國有獨資企業而言流動性大,職工隊伍不夠穩定,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強,使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不夠穩定緊密,加上一些干部職工對黨組織的作用缺乏正確認識,給黨組織有效開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困難,在構建和諧黨群和干群關系方面還需要不斷創新思路和方法。
二、發揮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政治優勢的基礎和前提
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黨組織要發揮好政治優勢,必須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定位和作用,要理清黨組織與企業的“三個關系”,為有效行使黨組織的職權和發揮作用打好基礎。
一是要理清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關系。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首先必須要認識到黨組織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的顯著政治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兩手抓、兩手硬”的思想,堅持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同步研究、同步推進,使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不出現空檔和滯后。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黨組織不僅要對國家、集體負責,而且要對企業的股東負責,要處理的關系更加復雜了,擔負的責任也更重了。這就要求企業黨組織要帶頭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當先鋒、打頭陣,不僅在整體目標上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要同向而行,而且在具體部署上與生產經營工作要同步推進,在考核上與生產經營工作同時評價,真正把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當作黨建工作中的重點,豐富企業黨建工作的內涵,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二是理清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的關系。要把建設高素質的企業經營管理隊伍作為企業黨的工作的關鍵環節來抓。企業生產經營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經營管理隊伍的素質能力和水平。企業黨組織要在企業的改革發展中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須下功夫、花力氣,有效地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養,努力建設高素質的企業經營管理隊伍。要堅持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充分尊重職工的企業主人翁地位,發揮職工的主體作用,企業黨組織要發揮組織優勢,經常關心職工群眾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同時針對職工思想的變化和波動,及時做好思想引導和疏導工作;通過調動企業員工參與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企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三是理清黨建文化傳承與黨建方式創新的關系?;旌纤兄破髽I是改革中的新事物,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就要求企業黨組織的工作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進。在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做好國有企業與民營合作企業在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方法上的融合對接,特別是注意吸收國有企業成熟的黨建工作經驗和做法,結合實際敢于創新突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黨建新路子。在處理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文化傳承與黨建方式創新的關系時,做到探索要大膽,不能循規蹈矩;繼承要堅定,黨的優良傳統和行之有效的黨建制度一定要堅持和發揚,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也不能搞“一刀切”、良莠不分。
二、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優勢的有效途徑
在長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好政治優勢,可以通過強化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四個作用”來實現,這也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一是要強化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突出黨對企業的絕對領導地位。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要在干部職工中形成“黨是領導一切的”思想共識,必須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地位不動搖,黨建工作要寫入公司章程,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工作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黨組織要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任何投資主體,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服從黨的領導,不能脫離黨的政治方向。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強化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對企業黨政擬決策的重大問題黨委要提前討論研究后,再提交黨政研究決策,從而發揮好黨組織在領導企業發展中的決策、執行、監督作用。
二是要強化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上的把關作用,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必須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把推動企業發展作為選人用人的根本出發點。要堅持人與事高度契合,統籌考慮企業發展與干部成長兩個關鍵性因素,真正做到人與崗相適、事與人相長。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員工構成復雜,因此在干部選用上黨組織更要發揮好把關作用,特別是在企業領導人員的選用上,要堅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國有企業好干部標準,把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建立健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干部管理制度,做到將黨的領導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去,保證黨組織對企業的領導全面有力。
三是要強化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扎實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全面覆蓋、有效覆蓋,切實加強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著力完善基層黨組織的機構建設,使黨的領導的影響力在企業的每一處全覆蓋。要著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落實 “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讓黨支部真正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要著力配齊配強基層黨建工作力量,規范黨務工作部門設置,加大黨建工作經費投入,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素質能力,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努力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企業發展高質量。
作者簡介:趙書考(1975—),男,漢族,籍貫,河南商水,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單位:河南能信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