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去向調查表顯示,在畢業之后真正能夠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業的學生只占畢業生人數的4成。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并沒有從事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相關的工作。這個數據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在“一帶一路”戰略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國際大背景下,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的學生沒有對口專業就業呢?是我們的專業能力不匹配,還是我們的課程體系并未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呢?本文從OBE理念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從學生的能力需求出發,優化與重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以便使大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工作崗位需要。
【關鍵詞】 OBE理念 人才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 需求調查;
1、OBE理念的提出
OBE理念首先是由美國提出來,一經推出就得到了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界的一致認可。這種OBE理念是以社會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能力指標為任務設計,反向設計學生的課程體系。這對于我們高等教育體制來講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談一下課程設計優化整合思路。
1.1 開展廣泛的需求調查。首先,我們要與時俱進,從社會當前的形式出發,比如說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互聯網+的時代推動下,國際化自由貿易區的建成等角度出發,明確未來我們課程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要積極帶領學生走出去,做好市場調查分析與預測工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等一些沿海開放城市的進出口業務的外貿企業,新崛起的跨境電商外資企業等等。其次,我們要了解當前企業對畢業生的用人需求,從社會的需求角度出發,重新調整國際經濟與貿易課程培養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務能力以及職業素養。要提高課程知識體系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強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應該增強大學生的綜合實務能力。加強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成為實踐型、應用型、復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最后,我們可以積極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開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合作新模式,從學校的定位以及學生自身發展目標出發,明確區域經濟發展和自身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點,培養應用型的創新人才。
1.2 明確人才培養新目標。在新的歷史時期,從社會最新的市場發展需求出發,明確新型人才培養新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立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既要考慮到目前的外部大環境,比如說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行業發展新變化,國家的政策等等;又要考慮到內部環境,比如說人才培養的定位,地區資源以及學生的自身水平等等。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之上,明確用人單位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等各方面的各項要求;從OBE理念出發,重新設計畢業要求,匹配與之相關的課程。
2、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重構
2.1 根據調研結果確定培養目標。通過調查結果顯示,閉門造車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從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出發,培養學生具有本行業崗位要求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經濟學與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認識和把握國內外經濟、貿易的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另外在熟練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讀、說、寫能力,以便于能夠和外國人進行熟練的對話以及業務往來,可以看懂外貿單證,貿易報表,能夠游刃有余的勝任外貿企業、跨國公司、政府等單位的國際貿易實際業務。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中,我們可以在OBE理念進行反向設計,要求學生在四年的本科階段掌握以下四項能力目標。第一,就是能夠利用專業的理論知識,科學有效的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規劃,能夠獨立完成外貿業務相關問題。第二,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業的相關貿易準則和政策法規,必須熟練掌握,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
第三,具備經濟環境分析、國際商務溝通和處理外貿業務綜合能力。能夠再遇到突發問題的時候,可以多學科融合,用全面的知識功底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第四,具有組織協調和溝通的領導能力,可以成為適應社會發展,具有開拓國際市場的外貿骨干精英人才。
2.2 確定具體的畢業要求。我們應該按照OBE要求,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能力指標一一對應。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結合市場需求,我們應該將畢業生以下幾點能力做出一定的要求與規劃。
第一,就是運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專業知識解決外貿基本問題。通過經濟數學、統計學及經濟學基本原理分析經濟現象的表面,并剖析其內在的本質。在對基本現象進行認真的分析之后,設計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
第二,就是提高學生縝密的思維推理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法、綜述法等科學的手段對國內經濟、對外貿易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靈活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工具來解決實際的貿易實務問題。
第三,在強化理論知識之外,還要訓練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規范。能夠在對外商務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第四,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原理與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靈活應用。要讓學生懂得學習并不是應試教育,只是在本科四年完成就結束了。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是需要我們終身學習的。我們要有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幾個方面基于OBE理念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只有以能力為導向,密切結合當前形勢才能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生的剛性需求。只有將這些能力指標一一對應,才能實現畢業要求的排兵布陣,提升我們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余淑秀,周恩德,盧山冰.“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開展國際經濟與貿易OBE教育的新要求與對策[J].科技風,2019年04期.
[2] 譚菲.廣西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作者簡介:于沫(1982.5),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單位: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