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文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進入小學前必須完成的基礎教育,也是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小學授課內容幫助幼兒進行知識積累。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淺要分析了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并就如何開展游戲化教學提出討論。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化教學;策略探討
任何一種教育都要以受眾的接受程度為重要參考指標,學前教育屬于較為特殊的階段,手中,在幼兒與兒童之間,學前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前進行基礎的知識積累,更是要在進入小學前調節孩子的情緒,擺正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1 學前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
1.1養成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
相較幼兒園而言,學前教育的內容已經開始增加難度,長時間的漢字練習和數學計算難免會讓孩子們感覺枯燥無味,時間久了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雖說學前教育教學內容全部偏基礎,但是如果沒有養成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前期沒有進行很好的知識積累,進入小學之后學生的學習狀況甚至是成績都會有明顯差距。
游戲化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游戲強化小齡兒童在最初期對學習態度的培養,通過游戲讓孩子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對知識產生渴望,對小學課堂產生向往。
1.2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處于幼兒時期就參與早教課堂,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孩子對外界的感知能力,讓孩子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感受世界。學前教育教學模式也應如此,參加學前教育的孩子也只不過是五至七歲,正是對外界充滿好奇,渴望認知的階段。
另外學前教育也是孩子們智力情商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應該通過有趣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對外界以及對知識的探索,通過游戲開闊孩子的想象力,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前期積累知識,也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為成長以后的德智美全面發展做好助力。
1.3縮短進入小學的適應期
在課堂中融入游戲,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將小朋友們凝聚在一起,感受群體生活的快樂。比如老鷹捉小雞,搶椅子,蘿卜蹲等游戲,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游戲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也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這種力量和對于團隊活動的認識,在進入小學之后體現會非常明顯。小學的課堂都是團體授課,教師也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學習,如果無法快速融入集體,會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習生活帶來很多困難。因此游戲化教學還可以幫助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培養團隊意識,提早適應進入小學后的生活,可以有效縮短進入小學的適應期。
2 學前教育中游戲化教學開展策略
2.1 建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起到絕對主導地位的,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做好一個聽眾的角色。但是在學前教育中,為了更好的培養孩子對課堂的掌握能力,提高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建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為了更好的進行游戲化教學,教師應當增加對于課堂的規劃能力。比如一節40分鐘的數學課堂,教師要拿出15分鐘至20分鐘對知識進行講解,讓孩子充分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然后在課堂中間或是課堂結束前拿出5至8分鐘時間讓孩子們進行游戲,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二來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之間進行緩沖,不必一直長時間處于吸收狀態。
2.2 實現游戲、教學的完美融合
實現游戲化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對課程內容進行充分的設計,到底是進行游戲式教學,還是在課堂上加入有教學意義的游戲,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充分思考的。游戲式教學主要就是要注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增加課堂的創意性,將嚴謹枯燥的課堂模式轉變為輕松的游戲氛圍課堂,但是在課堂中加入教育類游戲,則是在以完成教學指標的基礎上,以知識講解為主,游戲為輔,加入數學計算類或是語文漢字拼寫類游戲,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不管是哪種形式,教師都要以課堂內容為基礎,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模式,并靈活地進行變化,才可以實現游戲與教學的完美結合。
2.3 實現家校合作教學模式
學前班的課程安排并不多,孩子大多數時間還是和家人待在一起,為了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教育,教師和家長應該站在統一戰線,以培養出熱愛學習,品行兼優的孩子為目的,共同努力。
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家長和學校可以動用網絡資源在線上進行溝通,通過學校監控、微信平臺及時與教師取得聯系。包括學生的家庭勞動情況、課下活動參與、作業完成情況,這些都可以同學網絡平臺及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系。為了更好的實現游戲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設計孩子與家長的趣味游戲項目,可以圍繞當天的學習內容設計游戲,讓孩子充分利用課下時間,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對知識的積累與記憶,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增進親子關系,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2.4 通過游戲擴充教學內容
雖說學前教學主要是為了給孩子們做好進入小學的準備,但是教學內容也不用完全對應小學,畢竟知識是需要儲存的,不是只有某一個階段可以用到,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擴充孩子們的知識面,讓孩子們收獲更多生活中的小常識,天文地理海洋中的小知識,這些可能對小學的學習的意義不大,但是卻可以提高一個孩子的知識吸收能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懂得變通。
例如在美術課堂中,除了帶領孩子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學習之外,還可以鼓勵孩子走出課堂,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臨摹描畫,在學習過程中融于游戲,模式可以是非常多樣的,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畫不同的內容,再讓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描述,其余的小朋友來猜畫的內容是什么,這是美術課中最簡單的游戲,孩子們不僅可以學會如何描述一件物品,還可以在其他人描述過程中提高想象力,讓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有趣。
3 結束語
學前教育是孩子在正式進入系統學習前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僅可以提前了解學習內容、熟悉學習模式,還可以提前感受集體學習生活的快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脾氣性格、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以及游戲過程中多多觀察,有針對性的對孩子提供幫助與教育。雖然目前游戲化課堂的應用還不夠完善,但是只要教師、家長感受到趣味課堂的優勢,一起努力,一定可以通過游戲建設出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培養德智美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姚琛.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高祥.通過游戲來學與教: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