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國
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很大程度地滿足現在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要求,增加小學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使得大部分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介紹情境教學法內涵,然后分析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據此提出應用策略,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景教學 小學語文 妙趣橫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89-02
情境式的教學法把小學生帶入了一個新的語文學習天地。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得絕大多數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了新的認識,提升了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入代替了教師往日枯燥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僅讓沉寂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及意義
1.什么是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新近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是由音樂教學法加以改進而形成的。它與語文課程教學更契合,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感受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隨著年級的升高,語文課本上的插圖越來越少,漢字越來越多,密密麻麻的漢字學生一看就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如果教師把某些沒有插圖的篇章內容,在課堂上通過情境的方式再現的方式展現出來,就會給枯燥的篇章學習增添一絲樂趣,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容易。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減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抗拒心理,使學生漸漸喜歡學習語文,從而打好語文基礎,這對他們以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學語文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2.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在很多教育界語文學專家探究之下,以及一大批語文教師的實際運用下,情境教學法被認為在極大程度上融合了如今小學生的個性和學習的特點,它不只是從形式上吸引小學生學習語文,而是使小學生從內心產生出對語文學習的渴望,改變過去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地位的狀況。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慢慢發展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想象力、思考力、應變力。在使用情境教學法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進入某篇文章所講述的場景,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當時的社會背景、感受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寫作目的,然后引發他們對這篇文章的思考。這樣長期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其想象力、思考力,應變能力也會大大加強,全方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剛剛進入系統學習的狀態,需要各種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小學生都喜歡充滿想象力的童話世界,而情境教學法正好可以滿足他們對新世界探尋的渴望。在語文課堂上,情境式教學把學生帶入了一個與自己所處環境不同的世界,不論是有趣的視頻的播放,還是教師充滿感情的表演和講述,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和教師一起探索新世界的奧妙。小學生都擁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情境教學法使其對語文學習產生好奇心,好奇心又激發他們的思考能力,然后就會有動力去尋找答案來解決困惑,其想象力、思考力相應都得到提高。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法脫離學生實際
一些教師在教學上使用情境教學法時脫離課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一部分教師也會使用現代化教學軟件或者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但由于運用的方式太復雜,表達的內容太抽象,超出了小學生接受的能力。小學生們不能理解教師的行為,反而越聽越糊涂,最終反而增加了語文學習的難度,甚至會削弱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時,要控制好所講述內容的“度”,不要脫離學生實際。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有所提高。
2.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情境教學法,并沒有結合小學生自身特點,使課程教學更具趣味性。這樣的語文學習還是枯燥的,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更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師可以在情境式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比如組織小學生自己參與表演,自己去營造課文中的情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還可以采取做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游戲,然后融入游戲的氛圍中。有時候有的情境需要多名學生共同參與、合作完成創設,這樣一來也可以增加學生間的默契,密切學生間的交流,提高其交流能力,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出的情境要充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
由于部分教師的情境式教學脫離了學生實際,因此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為避免這一現象,教師要在課下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工作。比如進行多媒體教學時,要在網絡上尋找大量視頻、音頻、圖片素材,然后根據所要講述的課文內容,進行篩選、改編和整合,最終作出適合教師風格、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輔助課件。這些素材的運用能快速將學生帶入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中。但尋找資料制作課件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元帥的故事》為例,本文講的是朱德、彭德懷元帥當年在極為艱苦條件下打贏戰役的故事,教師在課下首先要找一些和戰爭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做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出來,這樣直觀的情境會直接將學生帶入到戰爭年代惡劣的環境中,并且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所講述的元帥們勇敢和正直無私的品格,之后教師講解更易為學生理解。要注意的是,教師制作的視頻內容不能太復雜、太長,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
2.利用游戲教學創建情境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安靜的課堂一般不能使得他們完全投入學習狀態,反而是吵吵鬧鬧的學習氛圍更適合他們的學習,那么,利用游戲創設情境就可以達到想要的課堂效果。小學生語文字詞的學習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語文教材上每篇文章的后面都附有生字,這些生字都是需要學生掌握并且會運用的。只是單一的講解字詞,學生的記憶不是那么牢固,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小游戲,幫助他們理解、運用所學的字詞。比如,類似“你畫我猜,詞語接龍”的小游戲。以《用冰取火》這篇課文為例,為了字詞的講解更易為學生理解,教師先把“晝,默,頑,脅,籌……”這些生字寫到卡片上,然后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小組,每次一組派一個或兩個學生抽取卡片并根據上面的字進行表演,組內剩下的學生負責猜。假如抽到“晝”字,它由“尺”和“旦”組成,臺上學生可以這樣表演:拿一把尺子,問組員這是什么,回答“尺子”,第一個字確定是“尺”;然后問一月一日是元什么節,組員猜出“旦”字。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很容易就記住字的結構。還可以組織小組比賽,看哪組學生猜對的字多,給予適當獎勵。把對學生有益的小游戲引入到課堂上,學習氛圍熱烈,學習生字詞的效果也會更好。
3.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增添學習的趣味性
情境的創設方式不是單一的,我們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真實存在的事物營造真實的情境,借助道具、臺詞、音樂、服飾進行真實演繹。這就像拍電視劇一樣,教師是導演兼編劇,學生們是演員。教師可以提前找好與表演相關的材料,給學生提供一個舞臺,有參與表演的學生,也有臺下的觀眾,臺上表演、臺下點評;演員與觀眾的角色也可以互換,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
以《格林童話》中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為例,先挑選七名學生扮演小矮人,再選出一名白雪公主、一名毒皇后、一名王子。事先教師要準備好臺詞,課下組織學生探討要怎樣表演才能體現出白雪公主的善、毒皇后的惡。在真正表演時,學生可以穿接近角色形象的服裝,白雪公主可以穿白色裙子、戴皇冠,毒皇后的扮演者要簡單化妝,服裝以黑為主……另外,這場表演中還需要旁白,當旁白者讀到哪里哪個角色就上場,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到了情境之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給學生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也更到位。
四、結語
從幼兒園到高中,語文的學習都是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尋找多種形式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小學生主動學習語文,讓小學生從小就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另外,還要加強對情境式教學的運用,并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使得小學語文課妙趣橫生。
參考文獻:
[1]任宏寬.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6):23-25.
[2]吳堃.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式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2017(2):156-161.
[3]王永花.情境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6):11-15.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