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摘要:針對大學美術基礎教學實踐中存在的“麻痹點”,加強教師育人職責,在尊重課程自身建設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課程思政模式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
關鍵詞:美術基礎課;課程思政;模式構建;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229-01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大學的美術基礎課如果沒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那么其教學也必將迷失“方向”。本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正是針對這一高校美術基礎教學實踐中長期存在的“麻痹點”,加強授課教師的育人職責,在尊重課程自身建設規律的前提“下,在實現課程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繪畫表現能力等功能的基礎上,更為合理地進行課程思政模式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
一、大學美術基礎課程模式的構建
大學的美術基礎課不僅需要對傳統固定教學環節進行調整,更需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梳理、改造。要堅持把“立德樹入”作為重中之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美術教學的全過程,授課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信任與自由,努力做到綜合表達與思政建設相融,通過師生互動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交流。相對于美術教學形式而言,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模式的轉型就顯得十分重要。
1.教學理念的轉型,這意味著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給予,而是引路。撤掉往昔所謂的學術權威神壇,真正走到學生當中,走進學生心里,教師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思政教育核心思想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課程開發者。
2.教學方式方法的轉型,這意味著教學要從講授式和灌輸式中跳出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變教為導,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政課程形成同頻共振的效果,有助于課堂主渠道功能發揮最大化。
3.教學模式的轉型,這意味著課程要打破固定課時安排,采取翻轉課堂的形式教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的,形成課前、課中、課后的三位協同育人模式,從而催生出一種適合大學美術基礎課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課堂教學形態。
二、大學美術基礎教學實踐研究
以《美術基礎(2)》課程為具體案例,實施方案方法如下:
(一)搜尋故事,教學展思政
因為喜歡,可迎萬難。而怎樣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繪畫興趣,使其喜歡自己所描繪的靜物呢?
教學用具的翻轉:《美術基礎(2)》課程為色彩靜物寫生訓練。本次教改打破授課教師選擇、擺放靜物的常規,利用學生寒假期間,自行選擇所畫靜物。要求1:學生選擇所畫靜物最好為1949~1978年的物件;要求2:學生選擇所畫靜物要有可讀性、故事性。要求3:學生選擇靜物期間,要隨時通過網絡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確定物件后,開學一同帶回。之所以把此次活動安排在假期進行,就是因為家里或周邊可選擇的靜物多,且有地域特色,會給同學們帶來繪畫靈感,找到興趣點。就這樣,“思政”也在悄然注入,利用事物客觀比較法,同學們在選擇“老物件”的同時,也在追尋著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偉大變遷,共同見證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成就。
(二)溯本物語,論壇見思政
這里的“語”指的是交際工具,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學科,該教學不應僅局限于某單方面,其應該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可以說,表達能力(手繪、語言、文字能力)就是“在大學里,他們應該站起來并環顧四周”的重要基石。
教學講授的翻轉:課堂實施的關鍵環節。本課程內容包括超寫實色彩靜物寫生訓練及主題性色彩靜物寫生訓練,其中超寫實色彩靜物寫生訓練注重三大方向,尋故事與覓物件、研構圖與究結構、表形象與現質感;而主題性色彩靜物寫生訓練則側重場景的建構。本環節以《溯本物語》為題,每位學生根據自己所選老物件闡述3分鐘,教師在傾聽的同時,對其進行科學性、準確性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耳熟能詳的案例分析,可以巧妙的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的教學當中。同學們拿“老物件”與現實生活做比較,睹物思人,憶苦思甜,盛贊家鄉美好;建構畫面色彩,以表達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變化。
(三)大國工匠,實踐現思政
《美術基礎(2)》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嚴謹的學習作風。
第一階段的超寫實色彩靜物寫生訓練,要求學生需完成一張長期作業,全開的卡紙描繪一個老物件,大畫面具有視覺沖擊力,但卻難以把握,在技術或是心理層面都是嚴峻的考驗;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及作畫過程中的情緒把控、心性磨煉。第二階段的主題性色彩靜物寫生訓練,要求學生注重場景構圖、色彩心理,與本專業自然接軌;強調刻苦鉆研,創新意識與嚴謹科研態度緊密結合。課程強調的,也恰是我們國家當前所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以“匠心”為宗旨,意圖在這個快節奏的多元化時代,能慢下來看一看自己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手繪者,在同學們傳承技藝的背后,承載了哪些動情的故事?“大國工匠”從點滴開始。畫出你我的初心、靜心,發于心而形于外,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所在。
綜上所述,通過筆者對大學美術基礎課的課程思政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思政教育完全可以巧妙地融入課程教學當中,做到“潤物細無聲”。
★基金項目:本文為遼寧科技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