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海鳥
摘 要:以中職生就業為導向的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教學模式要按照學生的畢業去向分層分班教學,基于我校專業設置的特性以及我校中職學生自身的特點,研究分析分層教學模式在鐵路院校中應用的效果以及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分層教學;就業;鐵路
1 分層教學模式在鐵路職業學校應用的效果分析
分層教學模式在鐵路學校應用的優勢
1)教學目標分層的優勢。目標分層教學旨在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基礎知識的接受能力,針對不同認知層次的學生,例如,選擇的目標分層實驗對象是2018級鐵道信號15班和鐵道信號16班,按照入學摸底考試和基礎知識水平測試結果,根據學習能力的不同分成ABC三個層次進行教學,根據三個班的不同情況擬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實驗結果是:A班20人,根據A班的教學目標層次,學生的整體視野得以拓寬,知識儲備量顯著增加,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顯著提高,同時大大提升了A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了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較高的教學目標;B班50人,根據B班的教學目標層次,B班80%的學生基礎知識得到有效提升,基本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基本目標,剩余20%的學生學習興趣逐漸濃厚;C班30人,大部分同學在其他同伴的引領和監督下,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70%的學生自信心得以建立,步子雖小,但是效果顯著,達到最初教學目標分層的預期效果。
2)教學過程分層優勢。教學過程分層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實驗對象A班,一共20名學生,教師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精心備課,為每個學生打造個性化教學方法,讓A班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熱情繼續提升,大大改善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能力較高的一部分學生“吃不飽”的尷尬局面,A班學生的各項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效果尤為顯著,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進步,自信心大大增強。實驗對象B班一共50人,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雖然沒有顯著改變,但是B班80%的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則大大提升,這種“瓶式”分層能有效培養中等知識水平學生的興趣愛好,走出傳統教學模式下“趕不上”的窘境,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中等知識水平的學生的課堂表現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都得到提升,教學質量也得以提高,學生更加熱衷于學習。由此表明,此種教學方法適合在我校嘗試推廣及應用,對培養大部分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實驗對象C班一共30人,教學過程分層實驗中,這30名學生最大的改變是愿意和老師進行交流,能更多的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關心,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全方位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志向,對癥下藥,找到學生興趣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斗志,有效改善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能力較薄弱的一部分學生“吃不透”“不想吃”“不愿吃”的困擾。當然,“走班制”的建立,學生奔走在不同層次的班級學習,能有效地取長補短,最終形成適合自身的個性化學習計劃。
3)作業分層優勢。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不同層次的學生面臨不同的作業,自然改善了以往“一刀切”的作業模式,作業分層考慮的是學生自身的需要,是考慮學生運用新知識能解決什么問題,既鞏固了教學內容,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A班學生的作業更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所以他們會在短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教師通過提高作業的難度,A 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拓展;B班學生能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會盡力去完成作業,學生很樂于接受教師的作業安排,他們的學習熱情進一步高漲。C班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會感覺輕松,改變以往“不想寫”“不會寫”的消極態度,鞏固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建立了他們的自信。
4)學生評價分層優勢。學生評價分層將學生評價分為學生學習行為分層評價和學生學習結果分層評價,將實驗對象的A、B、C三個班級的學生評價分層以后,教學過程顯得尤為重要,學生的出勤率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注率不斷增強,C班的20名同學聽課質量明顯提高,受到教師和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實驗B班的學生課堂氣氛熱烈,80%的學生已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就業為專業方向的學生的動手和實踐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實驗A班的同學無論在學習習慣和學習過程上已經成為其他兩個班的榜樣,及時鞭策了其他兩個班級。
2 分層教學模式在鐵路學校應用的不足
1)目標分層不夠精確。目前,我校學生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生和以升學為導向的學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職業學校要為社會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特性。畢業生調查問卷顯示,一部分學生由于相關職業技能薄弱在用人單位的發展受到諸多局限。
2)教學過程分層缺乏科學性。(1)實訓課時安排不合理。我校面向全體學生的實訓課程每學期只安排一至兩周,如果遇到法定節假日,實訓課程的進度會中斷,課時安排上比較少。以就業為專業方向的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尤其是近幾年,我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有限的師資力量也限制了實訓課程的課時安排。(2)實訓課實踐性。職業院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更要重視以就業為專業方向的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目前我校在實訓設備的更新換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雖然已經建設多個新型實驗室和實訓場地,但是還是無法滿足實訓課的使用,與用人單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3)作業分層創新性。目前,我校的教學課堂依然是以教師為主宰,教師布置作業,學生按要求完成作業,然后檢查作業,這種作業布置限制了學生的能力,學生的作業反饋缺乏創新性。
4)學生評價分層不完善。當前,我校學生的職業技能考試已經覆蓋90%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已經取得了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但是,學生取得技能證書的過程上努力不夠,考查分數比較低。目前,國家已經開展“1+X”評價體系試點工作,我校也應該積極響應政策,迎頭趕上。
3 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對策和建議,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就業質量
1)目標分層實施的精確性。實驗結果表明,只有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才能完成人才培養的目標。目標的精確性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的高低。對以就業為專業方向的學生應該制定針對就業的教學目標,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特色教學模式。
2)教學過程分層的科學性。職業院校應該制定適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合理設置實訓課程的課時計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實訓課,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校應加大實訓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以適應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
3)創新作業分層。從教師向學生布置作業向學生自己要求布置作業轉變,從布置紙質作業向實實踐作品作業模式轉變,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學生互相評價作業,教師從學生的反饋中二次布置作業,形成學練結合的作業構架。
4)完善學生評價。學生評價分層在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時,我們更應在評價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時重視家長的日常管理評價,企業的反饋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相互評價。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會更全面、更
客觀。
參考文獻
[1]劉歡.中職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2]張冬雪.分層教學在淮濱縣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實踐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8.
[3]楊珂瑛.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