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引 喬倩倩
【摘 要】 不知何時起,“微課”一詞悄然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進而發現一些教育發達地區早已在課堂上把“微課”玩成了翻轉課堂,才恍然發現我們又“out”了。借助學校開展的教學開放日活動,決定嘗試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現把多次磨課的經歷及感悟整理成文,請同行們批評指正。
【關鍵詞】 微課;磨課;感悟
微課教學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視頻,此外還有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及師生互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構建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小環境”,是在傳統課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一、第一次磨課 新瓶裝舊酒
“微課”早幾年就已經開始流行,但因為使用環境的限制,導致很多教師對微課也是一知半解,更別提用微課教學了。
在最初的理解里,所謂“微課”就是先錄段教學視頻,然后發給學生,讓學生回家先學習,上課時教師再講解,和之前流行的“導學案”有異曲同工之妙。于是基于這一思路,我先錄制了一個視頻,讓學生回家認真學習,再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設計了生動的情景,準備了一環扣一環的練習,把這節課激情澎湃地上一遍。雖然用了微視頻,但感覺和平時的公開課相比沒什么變化。用五個字評價,就是“新瓶裝舊酒”,本質上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是多錄了一個視頻。
感悟:由于沒有認真理解“微課”的含義,主觀地以為“微課”就是“導學案”的延伸,導致教學并沒有實現“翻轉”。傳統的課堂是先教后學,而微課實際就是先學后教,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還需要按部就班地教嗎?微課教學的優勢體現在哪里?
二、第二次磨課 瞻前顧后
吸取第一次磨課的教訓,在課前,讓學生觀看微視頻,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學生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有些是老師沒有想到的,讓人不禁為之喝彩。而這些精彩的問題,不正是老師渴求的學生的閃光之處嗎?深有感觸之余,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分類,提煉成11個問題,包括:數據的收集方法有哪些?在收集數據時,如何選擇相應的方法?收集完數據后要怎樣處理?……
11個問題都真實地體現了學生的困惑,每一個都不舍得放棄。于是我將11個問題都放到課件中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一起來解決。一節課下來,課堂容量滿滿的,但總感覺缺乏順暢感。整體的感覺就是——這是一節“問題”課,針對知識體系、知識結構的教學反而沒有了,失去了數學的味道。
感悟:再回首才驀然發現,學生的問題反而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正因為有了微課教學,第一次發現學生的思維是那么靈活,每一個問題都是學生智慧的火花,結果沉迷于學生的問題中,卻忽視了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技能的訓練,背離了“微課”的本質。
三、第三次磨課 在問題中升華
吸取前兩次的教訓,這一次,我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合、改編,并把知識點滲透到每一個問題中,讓學生提出的問題真正能說話。
學生先觀看微視頻,對本節知識進行回顧,接著提出問題:如果想了解我校學生的視力情況,是采用全面調查還是抽樣調查合適?這個問題就是為了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使學生在爭論中學會合理地選擇調查方式。而課堂上,學生果然如愿地產生了爭論:
生1:我感覺應該采用全面調查,因為每個學生的視力情況是不一樣的,如果采用抽樣調查,那么沒有被抽到學生的視力情況就無法掌握。
生2:我認為應該采用抽樣調查,我們學校大約有五六千個學生,如果采用全面調查,太費時費力了。
生3:我也感覺應該采用抽樣調查,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比較多。
生4:我感覺還是全面調查好些。
……
每個學生的理由都很“充分”,而這又使學生產生了疑惑——到底應該采用哪種調查方式呢?這時再稍加引導:如果想知道本校學生大致的視力情況,應采用哪種調查方式呢?如果想知道具體的每個學生的視力情況,又該采用哪種方式呢?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是根據調查對象和調查目的的不同而靈活選擇的。可以說,學生這時才真正地理解了這兩個概念。當時心里就閃過一絲明悟:在爭鳴中發現,在爭鳴中升華。
再比如這一問題:如果想了解我校學生的零花錢使用情況,從一個班中抽10人進行調查行不行?答案當然是不行的。緊接著我又提出:如果讓你來調查,你準備如何抽取樣本呢?
生5:每個班都抽取10人進行調查。
生6:每個年級抽取10人進行調查。
師:若把每班零花錢最多的幾個學生抽出來進行調查,行不行?
生7:不行,如果只抽取零花錢最多的學生,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師:那該怎么辦?
生8:隨機抽取。
……
學生發現,原來抽樣調查法也有這么多的學問。而這些恰恰是傳統說教教學所不能實現的。在這些精彩的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的開發,不僅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在爭論和交流中學會了思考問題的方法。
感悟:經過這一次的洗禮,我深刻認識到,教學要以“學情”為本。學生喜歡生動的課堂教學,就像我們每天都吃同樣的菜,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有吃厭煩的一天,教學工作也是如此。
【參考文獻】
[1]莊美容.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研究[J].蘭州教學學院學報,2016(10).
[2]阮征.淺談數學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