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瑩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核心素養逐漸成為當下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學教育過程中,一直被大家當做小學科的體育,在鍛煉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方面,卻有著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但當前學生和家長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夠,導致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重視體育課堂的教學,采取合理手段優化課堂內容,積極引導,有效促進小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優化;體育素養
體育素養,顧名思義是指學生體育方面的綜合素質,包含健康意識、體育技能、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等多個方面。“少年強,則國強?!眹沂冀K強調增強國民體質、建設偉大強國,而小學作為人生發展的奠基階段,更應備受重視。開展體育鍛煉,就要從小抓起。故而,體育教師應將提升小學生體育素養的觀念貫穿到教學始終,切實結合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為其身心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品格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優化小學體育課程的意義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由此可見,強健的體魄是一切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加強體育鍛煉,對祖國未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具體來說,優化小學體育課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積極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在成長階段健全骨骼發育,促進其健康成長。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往、團隊協作的能力,提高其耐力和專業體育技能,健全人格,促進堅持不懈的品質形成。第三,培養小學生的運動愛好和習慣,有助于吸引其身邊的人加入到運動行列,擴大全民健身號召的影響力。第四,2019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章程明確表示,對體質測試成績優秀者,除了國家規定的招生優惠政策外,還將給予額外的5分降分,這對寒窗苦讀的學生無疑是一大利好。
二、優化體育課堂的核心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小學體育教育觀念
現階段,小學體育仍一直不被重視,體育課基本是作為活動課存在,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只是扮演保護學生安全的角色。如果遇上考試周,體育課更是會被直接取消,班主任一句“體育老師有事”或者“體育老師生病了”,體育課就直接變成了語文、數學課??梢哉f,體育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缺失的。
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首先要改變傳統的小學體育教育觀念,摒棄體育課程就是娛樂、游戲的固有思維,要用專業的老師上專業的課程。但小學生活潑好動、運動基礎相對較弱,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選擇運動設施和運動種類的時候,要考慮到安全性、適宜性和趣味性,并且能結合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進行差異化教學,有的放矢,不會讓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感覺課程無味,也不會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進度,對體育課產生排斥心理。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而,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優化體育課堂、提升體育素養是至關重要的。
在具體課堂實踐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引入課程之外的內容,或改變運動項目形式,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進而增強課堂參與度和有效性。例如,常規的跑步鍛煉可以調整為丟手絹游戲形式,不僅能讓同學在相互追逐中放松心態、獲得樂趣,還能在不知不覺中鍛煉體能,甚至對體育課有全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豐富體育課堂內容
豐富的課堂內容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除了可以利用游戲結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播放視頻、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運動的多樣性,感受運動獨特的魅力,促使其產生學習、模仿的意識。
當然,體育老師的課堂不僅僅局限于每周兩節的體育課,還可以適當地組織課外活動,將課上課下有機結合。積極提倡學校組織春季運動會、秋季運動會、足球比賽、跳繩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多角度促進其對運動、對體育課程的熱愛。
(四)雙向交流,加強溝通評價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不能單純地照本宣科、一味講授,而應以學生為主體,收集他們的意見和需求,并據此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在這一點上,體育教學與其他文化課教學無異。比如,當學生感覺課程進度過快或者體能訓練強度過大時,體育教師就要根據全班綜合水平對課程進度和內容進行調整,使得課堂效率獲得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身體健康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和前提,而體育課程對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身心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故而,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其健康意識、體育技能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通過課程優化,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養成樂于運動的習慣,強身健體的同時,綜合素養也能得到不斷地提升,最終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賀妍穎.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3.
[2]張健.注重情感滲透,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品格[J].考試周刊,2014(79).
[3]于冬.試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中華少年,2016(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