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承英
摘 要:“問題學生”,尤其是農村小學的“問題學生”,因為學習成績長期處于落后位置或因為常犯錯誤受到教師的批評、同學的歧視、家長的抱怨,久而久之便會失去自信,自卑感增強,從而導致消極、心理扭曲、破罐子破摔,影響身心健康,影響未來,影響班級管理,甚至影響到社會的治安……所以必須趁早著手,針對這些學生的現狀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學生
事實證明,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學生”嚴重影響著班級的發展,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一般有以下幾種。
1.自身原因
我們常常看到在一個班集體中,“問題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效率低下,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眼耳心跟著老師走,不敢與同學交往,經常完不成作業,多次被批評不見改善,屢遭挫折不總結經驗,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他們感受不到被愛或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更談不上,只有挨批受罰的份,索性不管不顧,破罐破摔,從而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管理。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根基,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然而農村單親家庭的孩子、農村的留守兒童,或生活在充滿矛盾的家庭中的孩子就不會那么幸運了,他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淪落為“問題學生”。
3.其他原因
(1)僥幸心理
僥幸心理是人人都會有的,小學生也一樣,尤其是“問題學生”存在投機心理,在完不成作業又沒被老師發現的情況下,則比較容易相信自己的僥幸心理,相信運氣。一般僥幸心理重的孩子各方面都不是很積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2)逆反心理
學校、老師或家長對“問題學生”的訓斥或體罰、變相體罰等,都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他們對老師或家長產生敵意,產生抵觸,老師、家長要求做的事,他們偏不做,即使強迫做也會敷衍了事,而不要求做的事反而會積極地去做。
(3)嫉妒心理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嫉妒的人是可恨的,這樣的“問題學生”他們不能容忍別人的快樂與優秀,會用各種手段去破壞別人的快樂與優秀,生活在他們的黑暗世界里;嫉妒的人是那么可悲。
針對以上嚴重阻礙“問題學生”轉化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有效策略。
一、了解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
農村小學班額雖小,但家長長期外出打工,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又不懂得疏導孩子的心理,所以作為班主任應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性格特點,主動和他們談心,幫助學生分析自暴自棄的原因和后果。
記得我班有個學生為了逃避周末作業,周一逃學一天,趴在村里的排水溝,飯也沒吃,家也不敢回。第二天到校我并沒有當眾批評他,而是把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外面有多危險,老師有多擔心他,孩子哭著主動認錯并補上了作業,而且比以前完成得更認真。
二、用愛感化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而“問題學生”的轉化更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和愛心。如果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并糾正,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就麻煩了。
我班有一個男孩是單親家庭,媽媽在他很小時就離家出走了,孩子不講衛生,沒有學習習慣,作業書寫特別糟糕,但是他體育比較好,跑步總得第一。所以我平時有意識地給他帶點小吃,上課時摸摸他的頭,讓班上其他同學多跟他玩,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注重發揮他的特長,讓他為班集體爭榮譽,慢慢地,他變得自信陽光起來了。
三、做好心理健康輔導
通常情況下,由于時間關系,教師碰到有問題的學生都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批評、訓斥,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表揚的話、好聽的話誰都愛聽,就連大人也一樣。因此,我們在具體工作中不妨多一點耐心,抓住孩子的心理改用稱贊和欣賞的策略,這樣學生將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
我曾經看過一個“黑點”與“白點”的故事。一位教師走進教室,先拿出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學生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看到了一個黑點。老師非常沮喪地說:“難道你們就沒有看到這張白紙嗎?”我們看學生也往往只看到黑點,而且越來越大,甚至沒有了白紙,這對學生不平等。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在那張白紙上畫上絢麗的圖畫,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為人師表感化學生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對待“問題學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教育的核心就是“立德樹人”,而“問題學生”的問題關鍵就在于思想品德。作為孩子他們的本質并不壞,我們要有意識地做好表率,身正為范,言而有信,正確引導,讓孩子們從心底里佩服老師,并且有意無意模仿老師。
五、做好家訪
班級里的“問題學生”畢竟是少數,班主任需要調動所有積極因素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增強班級凝聚力。家訪可以了解學生的更多情況,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及時幫助“問題學生”排除心理障礙,針對性地對“問題學生”實行“對癥下藥”的教育。
陳××同學特別聰明,但因為粗心,經常寫錯字,批評多次無效。我對她進行了家訪,從她奶奶那里了解到,孩子爸爸因車禍去世了,當時孩子太小大人忽視了她的感受,可能因為受了驚嚇,她做什么事都不能靜心,注意力集中不起來。針對此,我和家長商量,在課堂上讓她給老師找錯誤,每節課只要能找出老師的錯誤,老師就獎勵一個小貼畫,家長也會有相應的獎勵。于是我為了滿足她,上課故意寫錯字讓她獲得成就感。另外我還讓她參與管理班級紀律、衛生,并且當小組長,負責收發作業等,她很高興,干得也很出色,寫作業也基本不出錯了。
總之,轉化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學生”是一項艱苦而細致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想只要教師具有愛心、細心、耐心、恒心,就一定能成功。正如古語所說:“不信春風喚不回。”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七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6.
[2][美]邁爾斯.心理學(第九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