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真
摘 要:隨著新課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小學教育過程當中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也加大了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視。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主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具體包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聽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等。但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受到自身認知水平和性格特點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過于單一,沒有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因此無法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對此,針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對策進行探討,介紹了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具體的教學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教學對策
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人們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也變得越加重視,強調小學英語教學期間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通過課堂實踐、滲透等教學對策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在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是否得到提升是衡量一堂課成敗的關鍵。而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需要幫助學生充分地掌握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應采取有效的對策來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更好地了解豐富的英語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沒有充分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對學習態度也會產生直接影響,由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其沒有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無法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2]。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對策
(一)通過語音素材,強化信息收集能力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語言環境,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收集和獲取重要的信息,而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語言知識,因此主要通過圖畫等形式來進一步傳達各種信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建科學合理的語言情景,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接受相關的英語知識。這樣一來,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創建出科學的語言聽覺環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對學習感到新奇,并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3]。
(二)通過故事啟發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對故事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故事本身不僅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故事來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該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開發,并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三)利用課外閱讀提升文化素養
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所使用的英語教材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卻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和局限性。由于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沒有足夠的聯系,從而使學生無法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地運用課外資料,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并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和學習范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一些英語教學資源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全面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4]。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程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與落實,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關鍵,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也無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對此,教師應加強課外閱讀,并通過故事情景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江麗華.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C],2019:188-190.
[2]闕海霞.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江西教育,2019(9):59.
[3]徐娜.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22-12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