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童話類閱讀,童話類的語文閱讀想象力極其豐富,并且通俗易懂,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并且得到了小學生的喜愛。但是由于民族地區語文教師缺少童話語文素養,進而導致民族地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所以使得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針對民族地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幾點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童話閱讀具有的寫作手法以及表達方式等都貼合處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情感,所以深受小學生的喜愛。教師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童話教學,積極探索童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努力尋找解決方式,以此讓童話教學能夠發揮其真正的意義。
一、教學方式應多元化,使學生理解童話精髓
由于民族地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作為民族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師,在童話教學中如果教師還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不能夠滿足現如今學生對學習的需求的,并且對于童話教學來說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讓學生理解童話的精髓。因此,教師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童話教學。教師在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時要注意教學方式是否適合童話教學,童話教學與其他語文教學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教師在選擇多元化教學方式時應選取適合童話教學的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進行教學。例如:《亡羊補牢》《陶罐和鐵罐》《小馬過河》等等。角色扮演教學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童話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學生對童話內容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角色扮演的過程相當于學生親身經歷一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童話的精髓。其次,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童話教學,通過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注意力時間加長,并且童話以動畫的方式使學生更能夠感受童話的內容,還能夠感悟到童話的美,使得學生體驗童話中的內涵,理解童話中的精髓。最后,教師可以運用朗讀教學方式進行童話教學,要求學生有感情,并且帶有行動地進行朗讀。譬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童話故事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鳥兒信守承諾、珍惜友情的可貴品質。從這一點出發,教師在教學時要緊緊抓住文中的四次對話,以朗讀為線索,能讓學生對童話的學習更加感興趣,進而想要理解童話的精髓,最后理解童話的精髓。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已經成為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理念,但在童話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現如今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以完成教學目標以及提高語文成績為目的進行教學,因此單向的講解傳授就成為童話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受到拘束,學生對童話的學習會失去興趣,所以不利于教師進行童話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激勵教學手段進行童話教學,激勵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童話故事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言語激勵方式,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閱讀,然后觀察哪一位學生最認真閱讀,就對這位學生進行表揚,以此激勵其他學生自主閱讀,進而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獎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三、重視培養、發展,減少知識的傳授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黃金階段,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并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等。如果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能力,那么不僅對童話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對所有學科的教學以及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童話教學本身具有非常強大的培養空間,因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應減少知識的傳授,重視能力的培養、發展等等,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能學習到童話的知識,還能夠得到自身能力的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童話具有很強的德育內容,并且童話的主旨大多數都是以人物的努力、勤奮、善良、勤勞等良好品德為基礎,只要教師能夠重視培養以及發展,那么就能夠在童話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并且童話本身具有故事性,學生對故事很喜愛,教師可以根據童話的內容讓學生將童話拓展到生活中,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民族地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需要研讀教材、積極反思。本文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了三點建議:(1)教學方式應多元化;(2)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3)重視培養、發展,減少知識的傳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童話課程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的積極性,提高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教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羅敏珺.試論兒童本位視角下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16-117.
[2]李開勝.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0(25).
作者簡介:卓瑪拉措,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