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申 徐杰 伍春蓮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學科多、任務重,各科學習壓力大,來自學校、家庭及自身的期望,使學生心理壓力不斷加大。為學生減負不應當只是口號,各學科應結合學科特點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將為學生減負落到實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以分層教育原則進行生物教學,因材施教,可以為學生生理、心理全面減負,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生物;減負促優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7-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73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取分層教育手段,需要遵循學生“最近發展區”原則,將課前、課中、課后及學生評價等與相應學生層次相結合,進行層次性設計。因各環節結合學生特點進行設計,不同層次學生不會因為學習內容太難導致學業壓力大而喪失興趣,同樣不會因為學習內容太簡單而無法自我提升。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生物學習壓力,也能提升學生生物學習能力,并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
一、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心靈捕手”
教師在學生學習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積極融入學生群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榜樣。教師要關注并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使學生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降低心理壓力,為更好地實施分層教育,并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打下基礎。
(一)融入學生群體,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積極融入學生群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熱情,這是讓學生熱愛本學科的一種快速有效的策略。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立足于生物學科的特點與優勢,將學生身邊的相關生物知識現象作為素材,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并拉近師生距離。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愛好,以便在交流中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發展。教師只有融入學生群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了解學生最真實的情感與思維;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準確定位學生的所想所需,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制訂適合學生解決問題及學習的策略。
(二)嚴格要求自身,為學生做模范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人際關系建立與發展的培養階段,學生期望能與他人成為很好的朋友。朋友之間最容易相互學習和模仿,因此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這樣,教師的行事準則或多或少就會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應當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幫助學生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引導學生做一個正直、誠實、上進的人。教師要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中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不可自吹自擂,怎樣要求學生,就應當怎樣要求自己,讓學生明確一個事實:凡是要求自己做的,老師都做到了。從而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服感及崇敬之情,以自身的行為準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達到培養學生的效果。
(三)了解關注學生,關心關愛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給予學生適當的關心關愛。高中生情感與思維不穩定,不能合理調節自身情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積極引導,以保持學生身心健康,達到學習效率最優化。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及升學壓力大,來自各方的期望多,容易造成心理壓力,需要及時梳理排解,不可持續堆積,形成傷害性影響。保持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健康心理狀態也是為學生減負的一種有效且必需的措施。高中生與教師相處時間較長,所以教師應當扮演學生生活學習中的關心者、解憂者及引導者角色,使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中。
(四)培養學生生命觀念,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生物學科課程目標要求,是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響應,也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需要。其中生命觀念是核心素養四大維度的根本,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的初衷即讓學生正確理解生命和熱愛生命。一切學習的基礎都建立在生命健康的基礎之上,教師在日常教學及與學生的相處之中,要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逐漸培養其生命觀念,使其正確認識生命,理性對待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五)表揚學生優點,為其建立自信
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的閃光點,高中階段學生的自尊心較強,表現欲也較強,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以獲得自我滿足感。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準確定位其優點,在與其日常交流的過程中肯定其優點,表揚其優點,使其獲得自我滿足感,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信的學生在學習中會更加地積極主動,更能夠接受教師對其提出的問題及建議,同時認真汲取建議并糾正相關不足,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二、將“為學生減負”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
為學生減負,不可徒有其表,要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為學生學習全面減負。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將學生合理分層,明確符合學生層次的教學目標,結合層次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檢測、評價策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自信,減輕學習負擔。
(一)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合理分層,使其正確認識自己
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切不可以學生成績作為唯一依據,學生成績可作為一定的參考依據,還需要結合學生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努力尋找學生在學科上具有的閃光點,例如,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自愿花在生物學習上的時間比例、所具有的生物學科思維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等[1]。教師依據班內學生的特點,將學生進行合理分層,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生物學科中所具有的優勢與不足,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揚長補短。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分組并無優劣之分,只是將具有相同優點的學生集合起來,為學生建立學科自信,從而減輕學科壓力。
(二)結合層次特點制訂學習目標,以觸手可及的目標為學生減負
教師依據各層次學生特點,制訂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所制訂的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層次,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學生付出一定努力便能達到目標要求為佳,讓學生能夠短期內體驗到完成學習目標的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科自信。層次化目標制訂實則是將對個人因材施教轉變為對具有相同特點的小群體的因材施教。對教師而言,能夠有效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對學生而言,為學生自我的橫向與縱向比較提供準確群體,并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精準尋找努力目標,不會因缺乏目標而茫然,也不會因目標太遠而打擊自信心,進一步減輕學生生物學科學習負擔。
(三)教學過程中兼顧各層次學生,讓課堂存在感更強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準確區分教學重難點,課前預估不同層次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程度,針對性設計相關教學環節。教學中應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學生思維發展,讓學生從被動接收轉變為主動獲取。教師在進行提問環節時,應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情況,有策略性地選擇相應層次的學生進行分析解答,及時進行激勵肯定式點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課堂中對自己的關注。教師要從學生心理角度思考,當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認可時,能夠獲得存在感與成就感,進而對教師及其所教課程更加喜愛,如此,能使其在生物課堂學習中更加輕松愉快,并為其課堂學習減輕負擔。
(四)習題檢測難中易滿足各層次,用高分增強其自信
課后習題檢測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同樣也是學生判斷自己學科能力及學科難度的直接依據。如果學生多次習題檢測都是錯多對少,那么學生潛意識里容易形成學科難的觀點,逐漸出現畏難情緒,最終對學科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厭學的消極情緒,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對課后檢測完成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若是不分層次,所有學生均做完全相同的習題,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班內學生多級分化,部分學生逐漸被落下,不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建立生物學科自信。所以,教師應當合理調配習題難易比例,更多地關注習題的有效性,而不是一味追求習題量。將習題分組(能力達標60%、爭創優秀30%、突破自我10%),既讓學生不因生物習題太難而畏難,也不因習題太簡單而輕視,鼓勵每一位學生爭創優秀、突破自我[2]。以這樣的題型組合,讓學生完成課后習題正確率更高,為其建立學科自信,形成生物學科其實不難的印象,從而為學生完成課后任務減負。
(五)以積極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為其樹立積極進取的心態
好勝心強、自尊心強是高中階段學生的一大典型特點,但強大的好勝心及自尊心不一定能為其磨礪出堅強的內心承受能力,學生容易因小挫折而受到持續性打擊與傷害,有時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便會對其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性格進行有策略性的評價,通過教師評價為學生樹立生物學科自信,激發學生積極性。用真實貼切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注、了解及鼓勵,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尚需積極改進之處,從而明確學習目標,有計劃有策略地學習。教師評價應該是“上臺階”式評價,將現在與過去進行對比,明確指出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每次完成任務后都能感受到自己一段時間學習努力下的進步,從而獲得成就感,激發起學習動力,逐步養成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持續增強學習決心,從而達到學習減負的目的。
總之,為學生學習減負應當滲透到教學及日常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充分了解學生,結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分層教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嚴建農.高中班內分層合作生物教學的嘗試[J].中學生物學,2005(7):20.
[2]章永忠.高中生物分層次教學的實踐研究[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8:2.
作者簡介:潘國申(1992.8— ),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生物學。
徐杰(1975.1— ),男,漢族,四川南部人,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語言文字。
通訊作者:伍春蓮(1976.9— ),女,漢族,四川彭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學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