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高校辦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學校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知與技能,還應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培養為具備良好個人修養、思想境界與道德品質的綜合型人才。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并不樂觀,高校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教育方法,發揮教育工作的最大化價值。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體驗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都要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積極進行優化和創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樣如此,只有及時更新理念,采用創新方法,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鮮血液,豐富學生的個人體驗,讓其通過多種渠道接受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文章分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并從幾個方面探討了其創新方法,以期優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及現狀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如今國家渴求的人才類型大多是綜合型人才,所以在高校教育中,提倡讓學生全面發展,也就是說高校的任務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如果只注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卻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學生可能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嚴重者還會因外界的人、事、物等帶來的不良影響而誤入歧途。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確定職業目標與人生方向,為社會發展與國家昌盛貢獻力量。高校通過思想政治課、教育活動、講座等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與個人修養,促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態與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從容應對學習、生活或者今后工作中的各種困難。與此同時,還能端正學生的政治態度,培養其愛國情懷,讓大學生能有自己的信仰與精神支撐,更好地為國家與社會服務。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如今身處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之中,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與此同時,開放性的網絡平臺中有許多社會現象、時事熱點,這些信息呈現了人生百態,也深刻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導致其趨向于復雜化與多元化,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大學生的價值觀趨向于多元化。具體表現在很多大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存在矛盾現象,并且因為信仰缺失,他們在看待國家政策時難以獲得深刻認識。其二,先進的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其運用網絡技術能搜集各種信息,獲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學生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厭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三,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容易受到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他們社會閱歷尚淺,無法深入分析和理解,可能會產生思想偏差。這些因素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更加復雜和困難,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仍然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單一、未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師資隊伍水平不高等問題,導致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方法創新,引導學生端正思想,形成健康的人格與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方法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作為高校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論是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還是整個校園、社會風氣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順應教育改革趨勢,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領導要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思想整治工作,在開設思想政治課程的同時,還應定期組織各種教育活動,促進大學生積極成長。在以往的高校建設中,大家往往只關注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學習成績,為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高校必須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提升學校教育的完整性。高校領導要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建設的中心內容,與其他建設內容相互促進,有機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學科的教育工作,發揮教育工作的最大價值,在實施專業教學時向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將開展范圍定在全校之內,所有教職工也要接受,提升其思想素質。高校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的結合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讓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運用網絡技術豐富教育內容
高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要順應時代潮流,滿足社會需求,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手段和內容。如今網絡技術已經融入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發揮其種種優勢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網絡技術的雙面性,重視那些消極、不良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提高學生的網絡信息分辨能力,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思想政治素養。高校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網絡技術素養,使其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教育工作的不足之處。高校可以在學校官網中發布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進展或者是即將舉行的活動,加大宣傳力度,還可以抓住時代的機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軟件上建立官方帳號,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高校可每周在公眾號上為學生推薦有關國家發展的優秀電影或紀錄片,國慶時全校一起用投屏的方式觀看閱兵式等,陶冶學生的情操,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要提高一項工作的成效,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樣如此。在制度的約束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行為都會更加規范,工作的實效性也會隨之提高。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民主性,為大學生與教職工創設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個人修養與思想品質的提升。高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校園建設工作之中,增加資金投入,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尤其要發揮干部教職工的模范帶頭作用,充當學生的表率。另外,高校要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倡導其有機結合學科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輔導員每個月至少組織兩次班會,建設良好班級風氣,引導學生們積極學習,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大家共同進步。
(四)用體驗式教育模式增強實踐
運用體驗式教育模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尋遵循以下幾個流程。其一,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情境,讓他們回憶以前接觸和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并將獲得的感悟向知識轉化。認識到學生性格及水平之間的差異性,留給其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另外,還要結合大學生的情感需求創設情境,激發其情感共鳴,通過情景劇、小品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大學生融入其中。其二,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高校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產生在感受情緒的同時心理也能產生憎恨、感動等各種情感。其三,體驗結束后,高校要組織辯論賽、小組討論等活動鼓勵大學生自由發表觀點,交流心得體會,在思維碰撞中反思自己之前的思想道德觀念,提升思想境界。其四,高校要認真總結大學生的感受和反思,組織其討論爭議較大的問題,說出自己的觀點與困惑,并安排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給予學生綜合評價。最后,高校要安排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任務,促使運用體驗成果解決現實問題,加速成果的內化吸收。
(五)引入彈幕文化開展多元教育
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技術融入了身邊的各個領域,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購物、娛樂等各個方面都已經逐漸離不開網絡技術,他們的三觀和思想道德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所以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也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成效。教師要充分發散思維,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引入彈幕文化調動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堂中運用彈幕互動機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其自由發表個人觀點,在交流討論中產生思維碰撞,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模式,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其次,高校要引入彈幕互動機制組織主題教育活動,讓原本乏味、無聊的團員活動日、主題班會等變得氣氛活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其自主參與到活動之中,反思自己,深入認識教育主題,讓思想指導自己的行動。再次,可以用彈幕互動機制針對學習成績差、有心理問題、家庭條件貧困等特殊的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匿名互動的形式為其提供精神支持,引導其走出陰霾,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最后,可以運用彈幕文化豐富學生社團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干部與黨員的模范作用,以社團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促使其形成健康的精神面貌。
自步入新紀元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教育事業也隨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高校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在新形勢下,不僅是文化知識學科面臨著教學改革的局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樣亟待改革。在工作實踐中,高校要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教育體系,運用網絡技術豐富教育內容,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用體驗式教育模式增強實踐,引入彈幕文化開展多元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與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 任根兆.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與新使命[J].科學咨詢,2020(23):81.
[2] 王玉婷.網絡環境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評《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高教探索,2019(5):134.
[3] 高揚,閆曉明,郭藝博.紅色基因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徑探析[J].今傳媒(學術版),2020,28(6):10-13.
[4] 黃培珊.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探究[J].福建茶葉,2019,41(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