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還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物理學習中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提升學習的水平。文章闡述了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分析了在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的應用,包括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通過科學史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采用物理實驗研究方法來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合作探究來提升物理學習效率,以為物理教學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探究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3-0035-02
引言
初中物理中的內容與生活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學生要想有效掌握物理知識,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物理核心素養水平,能夠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僅僅將教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的環節,這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比較淺顯。教師采用探究式學習模式可使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理解物理知識,這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合理應用探究模式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
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提出的一個概念,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對物理學科有全面的認識,使物理教學能夠體現出科學精神。結合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核心素養的培養。
1.掌握物理科學知識
由于物理是人類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對客觀事物的總結,同時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基礎,因此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能夠更加了解世界上事物的發展規律及特點。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還應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自然中的各種物質,掌握自然界的規律。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應重視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物理知識。
2.能夠靈活運用科學方法
在物理學習中,通過對客觀事物進行總結,能夠形成科學的指導方法,利用科學方法能夠獲取到更多具有價值的知識。在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的時候,教師應教授學生建立理想化模型以及控制變量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學科知識進行理解,這樣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具備了對科學方法的應用技巧,就能夠在物理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掌握物理科學方法。
3.具有科學探索的精神
科學精神及態度在物理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學精神能夠幫助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抱著正確的觀念進行思考探索,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科學精神及態度是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探索和研究。學生學習物理的時候不僅要掌握其中的知識與方法,還應通過知識來探究為何會產生這些現象和規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物理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才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思考問題。
4.培養物理思維
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應逐漸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對實際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找到解決的方法,并且形成物理思維。學生也只有形成了物理思維,才能夠對生活中的現象以物理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通過對學生物理思維進行培養,可使學生在思考的時候能夠更快找到問題的切入點,同時將問題與知識聯系起來,更好地運用物理知識。物理思維能夠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減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的應用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更好地了解所接觸的內容。考慮到初中生的特點,教師可利用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一些現象來引發其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了解不同的物理現象,可以提高對物理的興趣,這樣可使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也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注。比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時候,教師可準備一些學生熟悉的樂器,讓學生通過觀察來思考樂器發聲時候的現象,并且準備紙盒和小喇叭,讓學生跟著樂器的聲音進行實驗,給學生創造體驗的條件。再比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使用凸透鏡、蠟燭以及光具座等材料制作望遠鏡,通過自己的探索思考發現凸透鏡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習大氣壓強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將紙片放在裝滿水的杯子杯口上,將其倒過來進行觀察。在實際的體驗或者實踐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物理現象中的規律,并且提高課堂參與性,避免了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觀念和習慣,對其核心素養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通過科學史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
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可借助物理學史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物理學發展歷程來深入了解物理這一學科,并且使學生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來進行學習,為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帶來幫助。比如,在學習牛頓定律的時候,教師可根據力學定律,為學生介紹關于該定律產生的背景,講述關于亞里士多德對于力的錯誤的觀念,使學生了解他與牛頓之間的理論的不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能夠意識到懷疑這種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在進行物理學史教學的時候,應具有自己的觀念,不能僅僅為了教學而照搬其中的內容,還應加入人文精神要素,使學生在了解物理學史的時候能夠理解當時的學者是受到外界的影響的,而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才能夠使物理學科變得更加合理和完善。因此,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形成科學精神品質,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學生在學習中才能夠更加求實,敢于進行質疑和猜測,并且通過實踐探索來找到答案,這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培養是極為有利的。
3.采用物理實驗研究方法來進行自主探究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探索學習。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能夠產生更多的興趣,還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使用物理中的不同科學方法,并且讓學生借助這些方法實現自主探究。教師可將探究的問題作為紐帶,使學生能夠將直觀的物理現象轉化為待研究的物理問題,讓學生回憶與問題有聯系的現象,將學習過的知識與探索內容聯系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能夠區分物理學習中的有關因素與無關因素,學會對問題提出假設。
在學生討論分析后,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相應的實驗方法,了解對比、控制變量等不同方法的特點。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使學生明白實驗的注意事項,如結合實驗的方案來選擇器材,對說明進行仔細閱讀,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根據實驗方案來進行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并且收集實驗中的相關數據。由于學生進行實驗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觀點,教師可讓學生結合實驗對觀點進行分析與總結,驗證觀點是否正確。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檢查,避免其中存在遺漏的部分,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例如,在學習使用天平這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先指導學生通過教材來了解天平的結構,使學生明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之后,教師可給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一器材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的實驗來進行操作,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使用天平研究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物理實驗的研究方法,還能夠得到實踐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物理研究方法來探索物理知識。
4.通過合作探究來提升物理學習效率
在物理學習中,要想發揮出探究學習模式的有效作用,不僅需要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還需要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通過合作來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容,這樣也能夠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思維體系。在合作探究中,教師應讓學生學會思考其他同學的看法,這樣能夠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的影響。討論的時候,學生可指出其他同學的邏輯矛盾,使同學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且進行總結和反思,收獲相應的知識。在合作中,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和傾聽來了解彼此的思路,這樣能夠對自己的理解過程進行審視及監控。同時,在合作的氛圍下,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及優勢,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時總結自己的物理學習經驗,向其他同學學習相應的方法,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學習的效率。另外,在交流中可使學生的靈感被激發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出新的假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采用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具備更好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
結 語
物理教學的開展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效率,應借助探究的學習模式來引導學生,結合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生活現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利用實驗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合作來進行交流分析,這樣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郭佩芳.借助探究性學習方式 提升初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J].物理教學探討,2018(5):5-7.
[2]龔秀珍.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物理核心素養[J].中學理科園地,2018(3):42-43.
[3]陳文祥.初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126-127.
[4]劉濱雄.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微課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144.
作者簡介:黃廣成(1978— ),男,廣西北流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