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珍
【摘 要】 而初中道德法治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的觀念,還能加強學生精神文明建設。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一、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思想意識、道德行為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并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道德與法治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和法治素養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指導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利于學生的社會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加強對高效課堂的研究、討論和實踐,不斷提高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成長和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途徑
1. 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主觀學習興趣
高效的課堂建設必須基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意識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引入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對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如果老師能夠在教學開始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主觀的學習欲望和動力,那么整個課堂的氣氛就會變得非?;钴S,學生會積極合作和參與教學,體現出良好的主觀性。因此,在建設高效課堂時,教師必須科學設計教學引入,以激發學生對學習道德和法治的主觀興趣。
例如,在“關心國家發展”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幾張反映國家建設發展前后對比的照片,最好是同一個地點的建設發展前后的照片,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對比,討論變化為什么會如此巨大。這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再逐漸切入教學,讓學生將興趣和能動性帶入到學習中來,有效培養學生關心國家發展的思想意識,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2. 引入案例教學法
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增強學生對法治的認識和理解,是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是,法律是抽象的,因此初中生對學習的興趣不高,并且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為了解決這樣的教學問題,在實際的道德和法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案例介紹、案例教學,加深學生的掌握和理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建設高效課堂的目的。受教育權是初中學生都應當掌握和了解的法律知識,為了讓學生明白和理解受教育權的含義,教師可以引入案例。例如,一對父母讓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子女輟學,并讓他們做家務或打零工。相關部門了解到了這個情況后,立即對這對父母進行了處理和教育,要求其立即送子女到學校讀書。這個案例雖然非常簡單,但是學生卻可以通過這個案例,形成對受教育權的直觀認識,了解到相關的法律知識,知道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
3.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道德與法治學科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更為緊密,并且在很多時候要求學生具有相當的生活經驗、人生閱歷,但這正是初中學生所缺少的,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保證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以此彌補學生生活經驗、人生閱歷的不足,使學生形成更加深刻的主觀學習體驗。
例如,在“情緒的管理”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如何調節、管理自身的情緒缺少經驗。為此,教師可以創設若干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矛盾情境、沖突情境,讓學生以“主角”的形式去感受情緒的變化,并分析如果控制不了自身情緒,可能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后果,以及應當如何控制情緒、處理問題等。在這樣的主觀學習體驗下,學生便能真正理解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掌握控制情緒的正確方法。
總之,在如今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必須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優化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從而讓學生通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實現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一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基于教學結構優化的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17(6).
[2] 陳水宜.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
[3] 劉亮.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上旬,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