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 隨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許多零售行業已經呈飽和狀態,產品的差異性也越來模糊,市場份額越來碎,加上互聯網的沖擊,傳統的零售行業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在微利時代的零售企業需要取得成本優勢來在競爭中占得先機,需要實施好系統的成本策略并且加強成本管理。
關鍵詞:微利時代;零售企業;成本管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國的市場競爭趨勢越來越激烈,各個行業對于消費者及市場份額的爭搶變得越來越激烈。除了產品的差異化程度越來越低、市場份額的碎片化、各種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各個行業都進入了微利時代。在這種時代中要想提高零售企業的利潤,就必須要運用好信息科技技術,降低采購及物流的成本,加強細節管理節約資源、降低營銷的成本等各個方面來做好成本管理。
一、掌控好零售業成本驅動的關鍵因素
(一)追求規模經濟
在經濟學理論中企業的供銷量一旦達到最優規模時總體的成本會降至最低。但是因為零售企業自身經營的原因,整體的企業規模較小、市場占有率也比較分散,難以獲得一定規模的效益。而一些老牌的外資企業因為零售企業網點繁多、而且整體規模巨大,在經營管理和采購成本方面都有優勢。所以零售企業需要學習這些經驗,努力擴大經營規模,通過連鎖經營的方式來改變自身現有的分散經營形勢。除了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還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品牌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
(二)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零售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構建自己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加強管理,在各連鎖店鋪的管理中實行統一的采購、配送、銷售、財務等不同的環節管理,實現高效的協調和運轉,實行優化管理,減少各環節之間不必要的流程,讓成本降至最低。據有關數據了解,許多零售企業一般只是在財務方面實行信息化管理,對于其它方面的營運卻是缺少了信息技術的管理,對于這種類型的企業除了需要加強自身的管理水平外,還提高信息技術的使用來縮小與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從而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
(三)控制內部流通的成本
零售企業要做好成本管理的戰略,首先要對于內部的價值鏈做好管理,通過統一采購、配送和保管等環節來共同降低成本控制能力。在進行采購時盡量尋找直接生產商進行采購,擴大商品買斷的比例來進一步壓縮采購價。同時在配送環節也需要加強管理,通過建立科學的配送系統來提高采購、銷售等環節的高效配合,做好采購與銷售的合理配置,并且制定好計劃和路線,實現時間和空間上實現高效流通。
(四)采取合理的營銷方法
零售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需要注意與成本策略的一致性。首先需要通過自有品牌的戰略來加大商品的占有率,盡可能的爭取低成本或成本的掌控權。另外企業需要在促銷方面采用更多的創意的方法,通過與眾不同的營銷手段來獲得更好的促銷效果,注意在促銷過程中掌控好促銷的成本。比如一些外資企業通過商品的組合或者價格的組合方法來做營銷,通過搭配出售的營銷方法,這樣即可以不用將價格降到很低,又能吸引消費者同時讓消費者有購物沖動。類似這種方法都能夠既降低營銷的成本開支,又帶來良好的促銷效果。
二、加強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成本管理
企業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發揮價值鏈的作用,除了對內部的價值鏈作好管理,還需要通過跨企業的分析尋求共同的合作來找到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從而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價值鏈分析
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 波特認為企業是資源及能力的組合體,價值鏈是一系列的相互依存的,又來源于相互分離、具體的活動中,會通過各個不同的紐帶相互連接的價值活動的集合。價值鏈的活動處于不同的環節,將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分割成若干互相關聯的價值活動,每種活動都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有關,同時對于成本有一定的影響。價值鏈處于不同的環節,也因此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性質,但其共同的作用就是創造價值,這些都會成為企業差異化戰略的基礎。現代的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便利,這也大大降低了修定的合作成本,但是各企業內部的分工程度在不斷地細化,這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價值鏈,面對這種情況,零售企業要取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就必須能夠保證自身的企業有更低的成本來參與市場競爭,并且在各種經營活動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從而贏得更多的利潤。這些都可以從價值鏈中得以體現,由此可見,價值鏈的分析對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以及成本的管理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價值鏈的活動
企業的價值鏈中活動包括有兩大類: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一般是涉及到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內外部的后勤工作等等工作。而后者輔助活動則是提供原材料、管理以及企業范圍內的其它支持工作等來加強對基本活動的輔助,比如統一進行采購和分配工作、開發新型技術、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基建工作等。這些工作都是價值鏈中的,是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強聯系,這也是企業價值鏈的管理工作內容之一。總結來講,企業價值鏈的管理包括分析價值鏈及優化價值鏈兩方面,這兩個方面是企業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成本領先優勢的有效管理手段。
(三)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一般用成本動因的方法分析,這也是對于各項價值活動的中的成本產生各種影響的因素。也可以說是企業為了生產出產品或者提高利潤而必須支付的成本,這些成本在不同方面都有體現,有具體業務方面的,也有戰略高度的。企業只有在價值鏈中對于成本動因做到精準的識別,才能對于企業的成本以及成本變化的情況進行很好的掌控,而且還能在這個掌控過程當中,找出最佳的成本控制點,作好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真正做到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優勢,提高生產效率。
(四)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對于企業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一般是先清晰的識別競爭企業的價值鏈,通過各個渠道搜集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對于競爭對手的成本指標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掌握競爭對手企業開展活動的方式,從而進行詳細的分析,做好分析和對比工作,找出自身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對于自身的不足之處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尋找改進的方法,同時強化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從各個方面共同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五)優化價值鏈的目的
企業做好價值鏈的分析工作就可以對于自身的價值鏈進行優化工作,加強價值鏈中比較薄弱的環節,達到節約不必要的開支,減少浪費的環節,從而達到降低產品總成本的目的最終提高產品的總價值,盡可能的盡最大限度來滿足客戶的要求,從而達到提升競爭力的目的。一般在價值鏈的優化工作有兩種,分別是內部優化和外部優化,內部價值鏈優化是為了提高各業務流程間的高效配合,主要是降低的總成本。其優化方式通常是對于整體的工作流程進行調整、再造組織結構、建立信息系統等。而外部價值鏈優化則是對于客戶的新需求進行挖倔,提供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觀,通常通過與其它企業戰略合作聯盟及外包戰略等來進行優化工作。
三、成本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零售企業需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須要真正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成本的下降是全體企業長久不懈努力的結果。在進行成本管理的策略當中,需要注意到以下的事項:
(一)管理層的全面重視和跟進
企業的領導層是整個成本管理策略的關鍵人員。首先管理層必須在思想上對于這項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并且需要進行實時跟進,將成本策略細化為具體的可執行的方案,加強對于整體方案實施效果的全面追蹤和修正,通過工作反饋來了解這項工作實施的過程和效果,加強改進其不合理的措施,同時提高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加強員工的執行能力,讓成本管理的工作策略各方面都得到落實。
(二)建立持久的企業成本優勢
只有當零售的企業長期保持著成本優勢,才能夠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效益。所以企業要培育好自身的持久成本優勢,對于成本優勢的來源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加強開拓,還需要建立起防止競爭者模仿的壁壘,同時注意市場的惡性競爭以及惡意攻擊。部分的零售企業在市場定位、企業的品牌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是難以模仿的因素,這都可以作為企業成本優勢的因素。企業需要通過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累計自身的成本優勢,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微利時代零售企業要做好成本管理更需要從各個工作細節來做好管理,倡導成本節約,削減不必要的支出,重點是做好價值鏈的分析與優化,對于各流程各環節做好高度標準化的管理,從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推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龔知清.商業零售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0):112-113.
[2]姚瑾.企業成本管理案例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13):73-74.
[3]張洋. 基于新零售模式的企業成本控制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9.
[4]余紅旗.零售業經營成本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6(01):104-105.
[5]趙若彤.零售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5(0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