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方式也變得多元化。情境教學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可以很好的把歷史內容轉化為真實的情境實現化虛為實,所以初中歷史課堂也非常適合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只有合適的教學情境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才能對課堂教學起到良好的作用。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情境教學;應用研究
引 言
情境教學作為當前中學歷史課堂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引入或創立以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而具體的場面,引起學生的一定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狀況、情感態度等獲得優化與發展創新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能夠生動再現歷史場景,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整體教學質量,尤其在提升學生情感體驗上具備良好的作用。因此基于歷史情境教學,不失為有效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方法之一。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其實大部分的學生對于歷史課程,都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很多人都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也占據著最為重要的位置,所以想要學生獲得提高,就得先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那么情境教學這個方法,就是通過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次環節科學的引導學生,從而更好的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形成自主學習的模式,最終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也就相對增加了教學效率。
(二)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因為初中歷史課程內容非常多,所以要比看起來更難學習,大量的知識點,學生根本不能全部記住,所以必須要使用合理方法去幫助學生,而情境教學對于知識傳遞的優勢非常明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都可以設計成情景劇,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加深對這些知識內容的記憶,從而獲得更大的提高,當學生進入到角色內的時候,也會更好地感受歷史文化,發掘其中的更多涵義,甚至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所以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攻克歷史課程中的難點。
二、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一)運用生活化意境教學
在傳統的歷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對部分重點的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學生如果想要提高學習成績,就要聽從教師的指導,把這些重點知識一遍一遍地進行背誦。可是如果只是機械地對重點知識進行背誦,學生無法理解,也無法長久記憶。這樣很不利于學生把歷史這門學科學好。實際上,教師需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相關的歷史知識,然后在對知識進行記憶。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因此,讓生活化教學浸入到初中歷史的教育教學之中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教師要通過創建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意境,來調動學生對歷史科目的學習的興趣,幫助其更換的理解以及記憶歷史事件。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握和理解知識。
(二)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家國情懷
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認識轉變為信念不是因為行動的頻繁重復。在認識,行動方面,只有能給孩子正義感,能讓他興奮,在他心里引起喜悅和興奮,振作起來的情況才能變成信念。因此,感情就像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只有在牙齒的土壤里種下種子,才能發芽。”好的歷史狀況就是加速加國情緒的牙齒種子發芽的“溫床”和“催化劑”。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是一個故事。歷史狀況的創設離不開圍繞教學主題展開的生動活潑的好故事。“物語內容的梗概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情節的趣味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樂趣的啟發性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啟發的教育性使學生容易接受。
(三)運用角色扮演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體現在于運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學生高效地學習歷史知識。可以通過情境的創設再現歷史事件,讓學生生動形象體驗歷史和認識歷史。教師通過情境教學正確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理解歷史和思考歷史。角色扮演是最形象、最靈活的情境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實現了新課改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角色扮演是指教師根據所講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參與和扮演事件中所出現的人物角色,在扮演過程中站在歷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對歷史知識更好的掌握。這種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學生自主深入情境,角色扮演不僅有利于同學之間感情的聯絡,也能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在快樂中掌握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歷史情境展開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至關重要,依托這些鮮活的歷史情境,教科書中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慶.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64-65.
[2] 鐘苑金.淺析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141.
[3] 徐培靈.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