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浪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落實,音樂教學逐漸受到重視,音樂學習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不僅僅是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體現在調節情緒、陶冶情操等方面。在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向就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如何在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是一個值得長期探索的問題。這篇文章主要從音樂課堂的教學現狀和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兩個方面展開。
關鍵詞:音樂教學;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策略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往往非常單一,教學目的也只是讓學生學會歌曲演唱,缺少對學生必要音樂知識的培養和教導,并且也忽視了音樂對于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作用。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發展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審美觀點的提升,同時增強對于藝術形式的理解。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音樂教師要開拓教育思路,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發展現狀
1.音樂教學重視程度較低,發展受限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許多學校仍然過度重視文化科目,而忽視了音樂學習的重要性,這一教學現象在許多地區仍然存在。家長和學校對于學生的音樂學習不夠重視,甚至出現音樂課程停課由其他科目替代的情況發生,這嚴重制約了音樂教學發展。音樂的學習對于發展學生能力十分重要的,對音樂鑒賞能力加以重視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許多學校的音樂師資水平也存在問題,一些基礎性的音樂設施的配備不夠齊全,這些都是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發展的制約因素。
2.音樂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不夠全面
音樂課程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對于歌曲的演唱,有關樂理、音律等音樂知識學生都應該進行學習,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把教會學生唱歌當做教學的唯一目標,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教導。這種教育現狀之下,學生不僅對音樂的理解程度不夠,同時,學生也很難得到高水平的發展。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讓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提高音樂學習效率,還打消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樂趣,在音樂教學中擴展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音樂課堂豐富多樣是音樂教學工作的下一個發展方向。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增強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
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對這項工作加以重視,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轉變音樂教學理念,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這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才能將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這一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首先,學校應該加強對于音樂課程的建設和音樂設施的投入,為音樂教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并且學校要保障音樂課程的正常進行,讓音樂課程和文化科目的地位保持相同水平,真正做好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另一方面,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于音樂教學的研究,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例如在進行樂器表達、演奏速度、表達力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進行音樂教學形式的創新,讓音樂課程更具活力。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方法和教學思路,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實踐,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2.充分了解音樂的內容和背景,為音樂鑒賞打下基礎
音樂的創作有其特定的壞境和背景,這是區別不同歌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不同的創作背景下,歌曲要表達的含義也各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的曲調和內容在不同的環境中感受到的情緒也大不相同。要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音樂創作的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中要表達的情感;另一方面,音樂的鑒賞也需要合適的環境和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現有資源,為音樂鑒賞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音樂之中,感受音樂中要表達的內涵。比如在進行歌曲《我和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領會當時的奧運盛況,從而理解歌曲要表達的內涵,使音樂鑒賞更為深刻。
3.擴展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音樂這一藝術形式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慢慢發展起來的,因此,音樂是一種十分貼近生活的情感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合理的教學資源,開展多樣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之中感受到來源于音樂之外的魅力。對音樂的鑒賞不僅僅是歌詞的好壞,整個音樂所表達的整體才是一副完整的作品,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可能難以理解,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著力改善這一問題。比如,音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些聆聽大自然的課外活動,大自然中多樣的聲音所構成的整體正是一首美妙的音樂作品,學生聆聽自然的過程正是學生鑒賞音樂的過程。另外,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形式多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資源,讓學生多了解當地的音樂特點,并分析音樂特點和地域風情之間的關系,同時可以學習當地的樂器,增強學生對于樂器的了解,增強學生在樂器表達方面的鑒賞。
4.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想象力和描繪能力
每一首歌曲背后都代表著一個動聽的故事,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正是學生理解的內容和作者要表達內容之間的較量。作者在進行音樂創作時,音樂中所代表的情感大多出自自身經歷,而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能力不足正是因為無法感知音樂背后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用想象彌補經歷的缺失,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在舒伯特《鱒魚鋼琴五重奏》中,從最開始的旋律中想象小鱒魚魚所處的情境和意象,再從后面有關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斷斷續續的歌唱中思考小鱒魚的心情。描繪能力則要求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根據音樂的旋律和音韻在腦海中構造和鱒魚相關的場景,想象中的場景與音樂的旋律慢慢和諧的過程是學生對音樂理解的過程。
結束語:
音樂教學的發展任重道遠,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要提升音樂鑒賞能力,離不開學生對于音樂的長期學習,同時還需要音樂教師的長期努力和付出。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發展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此,教育工作者應該從自身出發,改變教育觀念,探究教學方法,推進和落實音樂教學工作,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慶.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分析[J].黃河之聲,2020(04):125.
[2]易慧燕.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9(23):94-95.
[3]張珊.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161.
[4]陳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9,39(01):202-203.
[5]陳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8,38(23):192-193.
[6]安亞男.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培養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