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祥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可以看到不僅轉變了教學方法,還轉變了教學形式。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就需要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制定,以此在促進對學生全面的發展時,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將會以新課改為前提,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以此在創新的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創新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所需必備的教學素質還包括創新教學。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以初中物理為出發點,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突破,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并通過對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多樣教學目標的設立等,在對知識結構進行更新的情況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探索[1]。以此在實現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增強時,達到學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1 設置綜合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物理素養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中對“課程實施當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進行改變”進行了強調。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對知識和技能這一目標給予了重視,在這樣的重視當中,整個教學就成為了掌握理論知識的強調。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都只會利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學習,這種物理水平失衡、學生缺乏創造和實踐能力的情況下,從本質上無法有效形成學生的物理素養。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教學目標進行明確,還需要設置出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等教學目標,以此在活躍物理教學課堂的情況下,實現學生對高漲熱情和探索欲的有力保持。另外,由于學生本身的個體差異性就比較強,其對教學需求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設立出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就能夠在對學生學習需求方面的差異進行滿足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 構建多樣的物理情境,有效實施啟發教學
在新課改中指出了“教師要努力創造出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基于此種理念,教師就需要利用情境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情境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對文字語言的充分利用,對形象鮮明的圖畫進行創設,從而實現對課文中相關情境的再現[2]。此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對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調動,在學生能夠思考的情況下,以興趣為前提,對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指導,從而達到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深刻掌握。如果在物理教學中對此種教學方法進行利用,就可以對物理教學中的單一性和形式化進行有效避免,從而在強化學生對學習快樂體驗的同時,以充滿新鮮感的角度為出發點,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從而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例如教師在對“磁”這一知識進行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對學生原有物理認識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利用多媒體將生活化的情境創設出來。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對與磁相關圖片、視頻的播放,直觀的展現出生活中存在的磁現象,以此在將學生和知識的距離拉近的同時,促進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另外,教師還需要以生動形象的情境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簡單的磁現象,那么還有哪些和磁相關的現象內容呢”的提問。這樣就可以在引發學生思考的同時,引進下一環節教學,從而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實現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討論探究。
3 注重物理實驗活動,強化學生操作能力
“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培養”同樣是新課改當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對物理學科來說,實驗是最重要的結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實驗活動,來促進對學生思路的創新,從而實現對學生創造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加強。在傳統的物理實驗當中,通常都是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基本上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的情況明顯不利于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3]。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就需要在實驗教學中,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良好設計和實驗思路的開放,對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在實際的感知和驗證當中,對物理實驗進行或獨立或小組協作的完成。如此既能夠將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提供給學生,也能夠促進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而在學生的實驗操作中加強學生對物理現象和本質的了解時,達到對學生物理素養的高效形成。譬如,在教學“熔點和沸點”時,教師首先就需要將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明確,并以教材內容為依據,對教學計劃進行整體確定。其次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對簡單的實驗視頻進行播放,在播放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對視頻實驗中的變化進行觀察,以此對水的狀態進行確定。當學生對基礎知識了解之后,教師就需要讓學生自己學習晶體這一內容,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相應的實驗探究活動“晶體的熔化實驗”進行完善的制定。之后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對實驗的方向和流程進行明確,并在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認真觀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規范。最后教師需要在學生實驗操作完成之后,讓學生自己對實驗的探究過程進行詳細闡述,并對自己的實驗結論進行總結。這樣就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在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和實驗的掌握時,實現學生物理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總之,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全面發展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要求,教師就需要對傳統單一的教學目標進行打破和擴展,并在對綜合性的教學目標進行制定時,以不同方面對學生的物理水平進行強化。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對物理實驗教學給予重視,并利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對情境的豐富創設,以此來實現對初中物理的高效率高效果教學。
參考文獻:
[1] 謝森.基于新課改的初中物理創新教學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190.
[2] 周奮建.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考試周刊,2020,(21):143-144.
[3] 堅應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舉措探討[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9,(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