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元
摘 要:高職單招一直是我國推進職業化教育的重要手段與方式,隨著“00后”“獨一代”等大量帶有時代特色和時代特征的考生出現,如何做好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高職單招;思政;引導
一、高職院校單招生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面對的思政教育新問題
自2018年9月份開始,第一批“00”后已經開始走出高中課堂和中職院校,通過參與單獨招生的方式步入高職院校教育的課堂。相比較以往的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產生了個性表達更加強烈,才藝多元化且種類繁多,文化課基礎進一步削弱,專業上升空間大潛力強等幾個新特點,伴隨著新特點的,這些單獨招生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出現了很多與以往所不同的問題,也為我們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工作中采取具備創新意義的先進思政教育方法。具體而言,可將這些問題作如下總結。
首先,由于新時代的單招生過分強調個性的表達,因而他們在許多時候都忽視集體榮譽和組織紀律,目無規章、行為舉止隨意,與思政教育的整體價值觀不符。此外,參與高職單招相比參加高考,壓力也更小,這使得這部分學生在進入學校后,面對普招生不再自卑,而是有了一定的優越感[1]。
其次,新時代的高職單招生多才多藝,且個人能力突出,才藝多樣,如何通過思政教育充分彰顯出學生的個性,成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深入思考的問題[2]。與以往的高職院校中相對才藝較少的情況不同的是,單招生的文藝生活更豐富多彩,也更充實,因此思政教育者必須有意識地引導高職單招生在文藝活動中堅持正確的價值觀,避免他們在多元思想時代思維走向誤區。
再次,新時代的高職單招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化趨勢更加明顯。以往的高職單招中,參與單招學生文化課薄弱的情況就比較突出,這也是這些學生傾向于選擇高職院校單招考試的主要原因。他們整個中等教育階段就是在為這個考試做準備,整體來說相對需要參加高考的學生壓力更小,學習積極性也更差。由于高職單獨招生考試難度相較于高考要小得多,因此這部分學生通常未能給予文化課學習應有關注,而基礎薄弱和學習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在他們正式進入高職院校后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也進一步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難度。
最后,新時代的高職單招生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潛力更強。由于這些單招學生的目的性遠比普招學生更強,對于自身的估計和學校的預期也更透徹,所以在高職單招的過程中,單招生對于專業的期許也更強。如何使這些單招生在專業實踐與文化課學習中取得平衡并塑造他們的終身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成為思政教育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針對高職院校單招生新特點開展思政教育需要明確的幾點要求
那么針對以上思政教育新問題,對于高職教育必不可少組成部分的思政教育和高職思政教育者而言,如何開展好面向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與深入探索的問題。
第一,必須明確單招生思政教育的具體目標,規范正確的價值取向,力求通過思政教育塑造單招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3]。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實現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單招生樹立遠大理想,并帶著理想砥礪前行。對于正處于成長期的單招生來說,思政教育必須讓他們對個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促使他們給自身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定位,在單招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塑造其個人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得學生能夠把個人的人生定位放置于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中,在此基礎上規范自身行為,而不是為了闡述自身的想法,不顧規章制度和集體榮譽去進行扭曲化的個性表達,要讓學生明白,教育的普遍性意義和做人的普遍性方向,促進其思想道德修養提升。所以在對于這部分學生進行價值取向教育時,思政教育者可以依靠榜樣的力量,為他們樹立同齡人榜樣,讓他們通過對比將自身行為方式與榜樣進行對比,發現自身不足,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幫助他們更好的指導自己,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而不是迷失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快餐式文化消費之中。
第二,針對其多才多藝的新特點,需要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并應用他們的才藝,讓他們人盡其才又學有所用,充分尊重他們的才藝,尊重他們的愛好,使他們的個性色彩得到彰顯,使他們的個體差異得到尊重,力求讓他們未來走向社會時除了專業技術,掌握另外的一技之長和謀生手段。正所謂技多不壓身,我們可以在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能夠合理幫助學生定位這些才藝,尤其是單招學生,才藝的豐富程度遠遠超過統招生,引導他們實現趨利避害,活用才藝,不但可以讓他們豐富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讓他們在工作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為此,思政教育者應增進對于學生的了解,將學生才藝與思政教育加以巧妙融合,比如組織單招生排演思政主題話劇(尊師重道、艱苦奮斗等)、組織單招生開展主題歌會、主題繪畫比賽等,以此既為單招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藝的空間,又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引導。
第三,針對新時代單招生文化課基礎更加薄弱的特點,必須讓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與理想信念,促使他們充分理解文化課學習的意義,提升他們的文化類課程學習積極性。高職單招考生中容易出現的一個情況就是缺乏目標理想,個人定位偏低,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不愿意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奮斗取得自我提升,這對于學生本身或者學校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為此,高職思政教育者應該樹立學生形成不斷進取更新的理想信念,本著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意義出發,從自身的生涯規劃和職業規劃出發,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4]。畢竟,文化課是教育的基礎內容,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更可以同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比如從最近一段時間內比較火的綜藝節目、電視節目等對學生吸引力較大的內容出發,將思政教育與這些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思政教育的生活性,促使學生明白文化課基礎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價值與作用,明確作為一名通過單招考試進入高等教育學府的學生需要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與義務,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高職思政教育者可以為單招生推薦優質網絡學習資源,推動他們將課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自我提升,促進其綜合素質增強。
第四,針對他們專業上升空間大的特點,必須加強單招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力求充分激發他們的稟賦與潛能,避免他們迷失自我[5]。思政教育者應與教育管理者進行深度溝通與合作,從學習到生活建立單招生互幫互助的制度,促使單招生人際關系得到改善,重點培養單招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避免他們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思政教育者應在單招生中選拔班級干部,為全班學生樹立榜樣,與此同時注意發揮單招生獨立生活較強的特征與優勢,將思想教育和考勤制度同時進行考核,實現考勤與思政、與學習成績掛鉤,從而提高學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識,幫助他們盡快轉變角色心理,更好地融入到高職生活中。
由于單招生在高職生活和課程學習中時間較為自由,且校園內外均有各種誘惑,所以要培養學生做時間主人的良好意識,培養他們形成合理運用時間的良好習慣。單招生本身在專業實踐方面思想上比統招生更先進,也更積極,同時專業實踐能力也更強,所以高職思政教育者應注意促使他們掌握好自己的學習目標,化整為零地進行學習,切實達成學習目標,而不是盲目的放衛星、立誓言。思政教育者應注意讓這部分學生從自己的夢想與堅持出發,進行學習并獲得進步,進而實現專業技能上的創新能力拓展,和專業學識方面見微知著的提高。為此,思政教育者可以組織單招生開展相應實踐活動,例如主題讀書會,推動單招生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專業書籍,并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與感悟形成讀書報告,然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以此促使他們展開自主學習,幫助他們克服誘惑,取得自我提升。
三、結語
綜合來講,高職院校單招考試作為教育考試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重要的參考意義與劃分價值,更有利于人才的專業化、專項化培養。對這部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向著工匠精神的普適價值觀出發,對于我們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金平.“大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職教通訊,2017(20):71-73.
[2]朱靜.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60-61
[3]韓麗麗,楊競.高職單招學生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探新[J].世紀橋,2015(10):35-36.
[4]周艷.論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政教育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6):253.
[5]周躍群.淺談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