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博
摘 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的學習,但最關鍵的還是要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小學數學是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的基礎,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從小學開始。但是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灌溉式”教學方式,讓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了壓制。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從激發學習興趣、養成預習習慣、獨立思考做題這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有助于數學的學習,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以及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所以教師就要從小學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有益于學生的數學思維開發,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學習。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策略探討。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1]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如此,首先得讓學生熱愛數學,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中,要采用一些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愛數學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在上《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這章時,就不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上課了,因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太過于死板和枯燥,既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思考,同時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上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教學,通過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給學生和將題目游戲化,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思考,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愉快的度過,讓學生熱愛數學,這就能夠為學生以后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提供動力。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中,要采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養成預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2]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應該如此,在教師上課之前要先將書中內容預習,并且要有一個總體的印象,這樣在上課時學習起來就比較輕松。同時學生在進行預習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思維能力有很好的鍛煉,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比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章之前,教師就讓學生自己提前預習,并且告訴學生在上課時就隨便出幾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目,隨機點幾個學生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進行預習后,上課時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同時教師也發現平時在課堂喜歡互相討論題目的現象也少了很多,學生都在自己單獨的研究數學題目。其實學生在進行預習的時候,就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預習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就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學生在進行預習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努力解答了一道又一道題目,這就會使學生感到自豪,并且激勵學生繼續通過自己的預習去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就是所謂的養成預習習慣,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要注重養成學生預習的習慣,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
三、獨立思考做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如此,通過小組合作、請教老師以及相互討論的方式固然能夠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但是在考試中就只能靠自己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做題,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比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章時,在學生做題時,教師就不要讓學生相互討論,讓學生都自己單獨的做題。學生相互討論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做題效率,但在討論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進行了思考,有些學生也許只是渾水摸魚得到答案罷了。而且在考試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讓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所以平時學生在課堂上做題的時候數學教師應該讓學生獨立思考做題。獨立思考做題能夠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在獨立思考做題時,還能夠鑄造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對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時有很大的幫助。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很重要,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開拓學生的智力。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慶德.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20(24).
[2]黃艷.淺談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