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強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與應用。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活躍度,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中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多媒體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旨在全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多媒體;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在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技術,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手段。為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同時,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內容進行具象的展現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將抽象的數學內容進行直觀、生動的展示,將傳統的靜態教學模式轉變成動態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知,同時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函數”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簡單講解函數的概念,然后在黑板上手動繪制函數圖像,對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此來獲得最終結果,對于抽象性的函數變化,學生很難有準確的理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幾何畫板,則可以將函數圖像的變化進行更加精準的展示,引導學生總結函數的變化規律,以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有效降低高中數學的理解難度,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目前教育教學中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幫助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加深對數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則能夠通過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形式,幫助教師創設出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加深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例如,在教學“四種命題”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一個生動的故事情節:有一位主人很是好客,在生日之際,邀請四位好友來家中做客,結果只來了三位,見缺少一人,主人很是遺憾,便說道:“哎,該來的沒來。”聽了這話,其中一位朋友轉身離開了,主人又說:“不該走的又走了。”這時另一個朋友也走了,主人很是不解,于是就對最后的一位朋友解釋:“我說的又不是他。”結果,最后一位朋友也走了。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為什么主人的朋友最后都走了嗎?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出教學主題,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做到“精講多練”“少教多學”,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培養奠定良好基礎。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精心為學生制作教學課件,在節省教師板書時間的同時,充實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加教學密度,通過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例如,在教學“變量與常量”的時候,抽象的教學內容很難通過教學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在理解與掌握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插入一段《旋轉地球》的動畫片段,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常量”“變量”等數學概念的認知與理解。如此既能夠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高效進行。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能夠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活躍度,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輔助工具。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將抽象的教學內容進行形象化的展示,還能夠為學生創設出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多媒體的輔助之下,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鞏誠德.淺析多媒體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效應[J].學周刊,2019(34):123.
[2]王華娟.多媒體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N].發展導報,2018-03-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