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當前,隨著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新媒體營銷、移動電商等新風口的出現,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其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通過探究新經濟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對新經濟視角下電子商務發展進行現狀分析,最終從五個方面對新經濟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新經濟視角;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近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電商人才的培養卻成為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依靠目前高校電商專業畢業生大量輸出,來滿足電商的發展是具有較多問題的,如能力出現斷層,短時間很難適應企業需要。因此,應用型高校應該結合區域新經濟發展,培養適合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一、新經濟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重要性分析
隨著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新媒體營銷、移動電商等新風口的出現,重慶地區經濟比如在農村電商精準扶貧、跨境電商等必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因此,拓寬發展區域新經濟的思路,也會開辟更多電子商務就業的新渠道。
新經濟視角下利用政府、產業、高校、科研、用戶(五力)協同的“電商引領+產業發展”,通過校村協作、校企合作、行業學院是立足于當前電商的發展現實結合教師教學實踐與改革等,最終制定相應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并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進而解決企業和學校之間的需求矛盾,為企業培養合適人才搭建了橋梁。
二、新經濟視角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跨境電商是近年來電商領域關注的熱點。“一帶一路”是助力跨境電商發展或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引擎。阿里、京東等跨境電商企業都已將“全球購”“購全球”作為新淘金熱點。目前,跨境電商開始向精細化、品牌化、本土化以及多元化發展。
(二)鄉村振興-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發展現狀分析
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致富增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三個必需條件即政府的公信力、專業的品牌化、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異化。以重慶為例,為帶動線上消費,由重慶區縣域領導親臨直播間,對電子商務扶貧產品、農特產品等進行了直播帶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而緩解農產品售賣難等問題。
(三)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迭代更新,移動電商與社交、內容融合趨勢明顯。2018年以來,社交電商發展迅猛,逐漸成為移動電子商務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三、新經濟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究與實踐
(一)明確應用型高校應承擔起“供社會所需”職責
目前社會所需的電商人才的短缺,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應該承擔起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的職責,探求符合應用型電商人才培養體系,為重慶地區電商的發展提供助力。
(二)區域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專業建設
重慶地區新經濟的發展,決定了電子商務這類專業性較強的人才市場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專業對地區新經濟發展與社會需求依賴程度會更高。重慶地區新經濟比如在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等必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結構調整,應以區域經濟結構為主要依據。
(三)制定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為當前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目前全國大多數高校已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然而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太理想,從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實踐來分析其主要原因:大多數高校缺乏電子商務實踐環境;高校電子商務教師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能進行實戰指導的師資匱乏。因此新經濟視角下利用政府、產業、高校、科研、用戶,通過校村協作、校企合作、行業學院是立足于當前電商的發展新風口。同時,結合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成功實施的校級翻轉課堂《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等課程,其利用新媒體微信、微博、直播等手段進行教學實踐與改革等,編制指導性和操作性強的《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對新經濟視角下電子商務發展做出頂層設計,按照人才培養目標中涉及內容,由易到難,逐步開設具體課程和實驗項目,并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
(四)為學生提供電子商務實習實訓基地
新經濟視角下利用政府、產業、高校、科研、用戶(五力)協同的“電商引領+產業發展”,通過校村協作、校企合作、行業學院共同培養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可以重點解決當前電商在發展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為教學提供生動而豐富的案例。例如通過共建實用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利用以“農村生產基地+高校研發服務+公司經營管理”創新模式的實踐項目: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項目——“忠縣網上集市”,同時利用高校優質的教學資源,共同打造實效的人才培養體系(表1)。
“忠縣網上集市”是在重慶市忠縣人民政府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指引下,重慶工程學院電子商務教研室開發與重慶盛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經營的有機生態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為保證平臺產品質量,公司組織村民成立村民電子商務協會,產品經過公司人員檢驗后入庫公司,公司對產品進行管理,通過線上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形成了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市場直接匹配的良性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供應鏈。
學生們以實習實訓的方式,全面參與“忠縣網上集市”項目相關建設和網絡營銷推廣工作,包括:一是建立了營銷導向型網站——忠縣網上集市;二是利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進行推廣并通過微信群建立熟人社區。三是利用微博平臺進行網絡推廣。四是通過在有贊平臺在線開店。五是網絡直播營銷。六是搜索引擎營銷,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網上集市”其中“忠縣網上集市”排名實現第一。七是通過VR體驗營銷,讓消費者直接購買忠縣柑橘、農家土雞蛋。
(五)做好電子商務專業化培訓,推進人才培養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化培訓采用“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方式進行。“請進來”主要是邀請大學教授和知名電商企業管理人員進行電子商務專題培訓;同時,高校做好新經濟視角下電子商務培訓。“走出去”主要是由學校責任部門和系部,分別組織相關教師參加不同級別的電子商務會議及培訓班,并組織相關人員到電子商務發達的地區觀摩、考察、學習,交流經驗。
參考文獻:
[1]王天擎.肖健華:應用型本科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19(4).
[2]胡令.基于O2O理念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商場現代化,2019(15).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經濟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2018-GX-375)。
作者簡介:代俊敏(1981—),女,重慶人,重慶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