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波
【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美術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視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認真地分析篩選美術學科中適宜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內容和素材,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系。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行為,讓學生在初中美術的學科中有更多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 創新思維 創作水平
美術作為藝術類基礎性的學科,學生可以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提高藝術方面的素養,同時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之下,學生也可以在美術學習中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美術屬于基礎類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為順應新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融入創意性元素,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學生的藝術思維水平。對此,就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展開分析與研究。
一、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環境刺激,也離不開教師在思維方式方面的科學引導。美術這門藝術類的學科,其發生發展就是在創新之中完成的。而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的時候,在學會欣賞的基礎上,也要有創新創造,這樣才能符合美術學科教學的要求。因此,我們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在學習中,學生容易形成定式思維,對于美術學科的內容來說,很多名家的作品被認為是完美的,是無可挑剔的,然而,我們一定要承認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而且美術作品從其產生的作用來看,是創作者自己內心愿望和情感的表達。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重新審視這些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例如,如果是自己畫的話,會如何來表現?通過類似的一些方式,提高學生發散性思維和求異性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為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打好基礎。
多元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多元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欣賞一些名家名作的時候,教師要努力地創造一些條件,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這些作品的魅力。學會欣賞,才能進一步地敢于創造,并且樂于創造。當然,美術學科的教學離不開各種綜合教學手段的應用,例如,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就可以被靈活地應用在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呈現出更加多元的感官刺激。如此,學生會產生更多的靈感,同時學生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更多的創意想法。教師要大膽地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創造,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不斷的創新創造中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實質提升。
二、充分結合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
美術學科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傳承、創新。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也需要在實踐的操作中,如此才能真正落地,才能讓學生有深刻的體會,同時在此基礎之上有所創新。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也能夠慢慢地體會到美術作品更多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所以,美術作品的創作,也要反映鮮活的實際生活。學生在一開始學習美術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會去模仿,通過臨摹的方式掌握相關的專業技巧和方法。不過,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以后,就要融合更多的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來進行創作,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更多的發展。所以,創作需要多實踐、多練習,也需要學生們在平時多積累、多體會。現實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創作素材,現實生活也是我們進行美術創作的源泉,如何去挖掘源泉,感受到源泉的甘冽,完全取決于學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去觀察和體味。而教師是學生生活中學習的榜樣,教師帶著創作的意識和心態去感悟生活,在課堂之上,才能用自己的藝術魅力更多地感染學生。
三、消除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
很多初中學生對于創新創造沒有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那是有獨特天賦的人才能去做的事情,而自己就踏踏實實做一個學生就行。這樣的偏差認識不利于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美術學科教學的任務實現。所以,教師要注意識別學生中的錯誤觀念,要及時地進行思想上的干預,并且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尤其在創新思維能力發展方面,教師要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學生進行一些科學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改變錯誤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想法,要將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從小目標過渡到大目標逐步開展。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和訓練中,我們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所以要讓學生將心態擺正,不能過于急躁,要從享受藝術學科的角度充分地將自身與藝術學科相融合,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調整學生的錯誤認識,提高學生對于創新創造思維的科學理解,加強學生的創新創造實踐;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和體味生活,去豐富他們的創作經驗和素材,科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星波.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5.
[2]管磊.探討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J].讀與寫,2012,(0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