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相山
【摘要】核心素養即數學素養,就是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綜合能力的整合,在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同時,塑造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學生做事條理分明、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個性品質,內聚勇于探索、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發現和感悟數學之美,進而提升追求真善美、創造美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滲透 德育策略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這深刻揭示了養成良好習慣對學生的人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是學生走向科學之路的第一步,是“敲門磚”,是“試金石”,走好這第一步,將為學生今后走好未來人生之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備了嚴謹的思維、細致入微的做事品質,就會凝練大膽探索、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茖W是美麗的,孩子們即將邁入科學之門,也一定能夠挖掘其中之美,感悟其中之美,進而提升審美情趣,形成完美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細微處:積淀品質
新課改下要求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其實就是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體現了國家“立德樹人”的大局教育觀。而小學數學又是孩子們初涉科學的帶頭學科,對于這些未來科學的掌握者來講,如果不能從底部積淀厚重的人生品質,恐怕無法掌握造福于人類的科學,也無法運用科學為人類創造幸福。造就良好的品質,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容不得半點敷衍和馬虎。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要抓好學生的寫作功底,以防因書寫馬虎造成重大損失;打好計算功底,以防因計算誤差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抓好閱讀功底,以防大而化之的習慣,最終釀成終身遺憾。因此,培養嚴謹細致、條理分明、邏輯嚴明、精確入微的優秀品質,是小學數學教學要上的第一課。
比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教者在學生熟悉圖形的特點后,放手讓學生自行給圖形下定義,并要求每個學生認真傾聽發言,并做出評說,提出質疑,這是對學生傾聽習慣和質疑習慣的培養;教者還不時提醒發言時要怎樣,這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習慣的培養;再后來進行推導計算周長公式時,要求學生講出自己的推導過程,并要求思維要嚴密,謹防每個細節、每個已知點的失漏,這是對學生細致入微、縝密思考的習慣的培養。因此,小學數學要從細微處積淀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大膽質疑的優秀品質,這就是滲透德育的教學方法。
二、教材處:挖掘精神
小學數學新教材早已全方位地滲透了德育教育思想,它們有古代數學家為國爭先、勇于探索的偉大愛國情懷;它們有嚴謹求實、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有樂于奉獻、大公無私、團隊合作精神。深入細致地挖掘教材,大膽合理地拓展教材,靈活巧妙地運用教材,就一定會開發出一片德育教育的新天地。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滲透德育教育,路在腳下,這本身考量著我們教者是否具備思維嚴謹、理性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是否具備立德樹人,科學樹人的大局觀和責任意識。教者有其路,學者有其才,有新教材的源頭活水,有教者不斷開拓的教研精神,就會有勵志奉獻科學、勵志造福人類、勵志為國獻身的莘莘學子繼往開來。比如,從低年級認識“數”開始,切實讓學生感受“數”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數”的艱辛,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愛數學的積極情感;從認識人民幣開始,了解人民幣有國徽,知道人民幣代表祖國,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去認識數學家祖沖之,去了解《周脾算經》,去認識勾股定理,進而產生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仰之情,那么愛國、愛人民、愛科學的思想會讓孩子們產生精神動力,會讓孩子們形成良好的“三觀”。
三、獨到處:提升審美
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情趣是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滲透德育教學必選科目。即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全面普及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學會感悟美、創造美,并表達數學所獨具的數學美的情感,使之成為真善美、創造美好生活的美的使者。數學其本質是一門科學,而科學中就包含著許許多多的美,并能創造出萬千之美,追求科學就是追求真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要從數學開始,要從無到有的獨到處開始,這也是教者的匠心獨具,教者的慧眼識真。比如,數學教學定理中的正反,無不滲透著一種縝密的邏輯美;數學圖形與數字中顯現出虛實、上下、對立、對稱、構造等美學元素,有矛盾的對立統一美,有思維的發散折射美,有邏輯的縝密細致美。教者在教學中,在知識技能學習過程中,實現了審美情趣的提升,也就實現了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陳華忠.聚焦數學核心素養關注課堂教學行為[J].新教育,20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