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
摘 要: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快樂”一直是作文寫作中缺少的元素,然而處在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本來就應該是陽光、積極、快樂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關注快樂教學。只有學生自身快樂起來,學生所寫出的作文才會更加生動,學生在寫作時的思考才會更加全面,從而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文章作者就如何進行快樂作文教學進行論述,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快樂教學;方法
說到“快樂”,相信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快樂十分簡單,或許是同學之間的一個交流話題,又或許是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總之,對于小學生來說,快樂十分簡單也十分重要。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快樂”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保證學生所寫出的作文更加貼近實際。快樂教學沒有固定的教學方式,也沒有明確的教學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從而將快樂教學落實下來[1]。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教師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相信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師過于重視寫作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使得學生作文結構松散,最終導致學生所寫的作文如同“流水賬”。大部分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只會一味地向學生進行“灌輸”,卻沒有問學生是怎么想的,學生對寫作有什么看法。教師經常將寫作重點統統拋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優秀作文集錦自我理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學習興趣,并且無法將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消化,學生只能一味地將優秀作文集錦中的段落套用到所寫的作文中,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使得作文內容十分空洞,作文結構也十分松散。
2.學生對生活的理解不夠深入
作文的內容通常都來自生活,可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寫作技巧教學,沒有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詳細的了解,這就使得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十分生硬,再加上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引導學生觀看大量優秀作文,這就導致學生所寫的作文十分刻板。并且作文中的一些事件以及語句,也不像是出自學生自己的筆下,文章中看不出一絲學生應有的特點。作文內容通篇都是在敘事或是利用大量的修飾詞語進行填充,有失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個性,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較大出入。
3.學生的作文內容不明確
在閱讀了一部分學生的作文后,筆者總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小學生作文寫作經驗積累太少,并且學生好像并沒有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情。這就使得學生所寫的作文缺少重點,沒有重要的“時間、地點、人物”。同時,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也沒有“起因、經過、結果”,就好像是這件事憑空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又在特定的時間段消失了。這樣一來就顯得學生的寫作內容十分松散,整篇作文看起來就像是“流水賬”,根本無法滿足作文寫作的基礎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還會養成相對固化的寫作方式,從而給學生帶來極大影響[2]。
二、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1.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現在的小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成為標配,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快樂作文教學。傳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相對枯燥,并且學生也無法直觀了解到教師所教授的課程內容,教師也不能一味地為學生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多媒體教學設備就為語文教師解了燃眉之急。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直觀的教學內容還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環境,所以語文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歐陽修曾經說過:“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由此可見在學習中閱讀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從而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認識。很多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時,經常會讓學生大量閱讀優秀作文集錦一類的書籍,這樣的書籍雖然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長期閱讀此類書籍就會導致學生思維方式受限,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讀好書”。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書籍中優秀的詞匯或名言警句記錄下來,以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妙語連珠”又不失趣味。
三、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寫作來源于生活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一個合適的作文題目,比如,將“母親”當作學生的作文題目,之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母親。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題目為學生定下寫作目標:“同學們在回到家后,可以認真看一看母親在家都會做些什么,有能力的同學也可以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根據自己的總結寫一寫母親。”這樣,學生的寫作就有了方向,避免學生出現寫“流水賬”的問題,同時也豐富了作文教學內容,不再將學生的寫作思路局限于作文集錦中,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可以使學生所寫內容更加寬泛、靈活。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題目以及固定的要求,學生可以認識到作文與生活的聯系,避免學生在寫作時出現與生活存在較大出入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的問題,有效提高了作文教學的水平,也使學生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更樂于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
2.閱讀中積累素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尋找喜歡的書籍,但是不要讓學生接觸漫畫書籍。所以筆者在引導學生進行書籍閱讀時,為了避免學生迷戀漫畫書籍,會為學生推薦幾本固定的優秀書籍,但不是優秀作文集錦類的書籍,比如《竇蔻流浪記》《木偶歷險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優秀書籍供學生進行挑選。這些優秀書籍中的段落結構以及對事物的生動描寫,都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與此同時,筆者在學生進行閱讀時還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并發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書籍中有哪些段落吸引到你們了呢?”“那你們可以將這些優美的句子轉換為你們的作文內容嗎?”通過這些帶有趣味性的書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再根據學生自己喜歡的語句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利用書籍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積累,讓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豐富。
四、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快樂作文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快樂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快樂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們才會認真學習。那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學生希望快樂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選擇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突破傳統作文教學帶來的阻礙,為學生開展快樂作文教學。
1.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些趣味性的活動會使學生十分開心,并且學生的天性就十分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作文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快樂作文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學習中,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相信學生與教師并對這句詩不陌生,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句詩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教師可以組織“收集春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回家的路上采集一些小花、柳葉等,教師在課上再利用學生所采集的植物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還要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還可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寫作,將快樂作文的意義展現出來。
2.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
教師可以通過“未來的生活”這一作文題目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寫作引導。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多年前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現在人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將人們所構思的未來生活圖片對學生進行展示。將“時間”充分體現出來,使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片,在心中對作文進行一番構思。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在觀看過這三組照片后,你們對未來的生活是否更加期盼呢?”“那么在你們心中,未來生活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請你們開動腦筋來進行構思,并利用積累的詞匯進行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還可以幫助學生營造有效的寫作氛圍,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總結寫作經驗,保證學生可以進行快樂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進一步推動快樂作文教學進程。
結 語
其實快樂作文教學并不困難,并且快樂作文教學也不是讓學生真的笑出來,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作文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正確認識寫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現能力、總結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對學生采用傳統作文教學手段教學,不要將學生的思想固化,一定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寫作思路。筆者相信,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定會在根本上得到解決,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汪巧云.小學語文作文訓練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8(17):180-181.
[2]唐恒軍.快樂作文教學 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樂趣[J]. 明日,2019(10):167.
作者簡介:梁 惠(1970— ),女,廣西玉林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