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渙琴
摘 要: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立足于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需要,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從而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文章結合經典詩文教學內容,從這一角度出發,探討了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對策,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經典詩文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經典詩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
一、 前言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對于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把握,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核心素養培養更具針對性,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對經典詩文教學做好把握,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經典詩文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人文熏陶
結合中國的發展歷史,中國經過幾千年時間的發展,在古詩詞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說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如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元曲等,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洗禮,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經典詩文教學的把握,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經典詩文教學,并借助于經典詩文,對小學生做好人文熏陶,潛移默化地促進小學生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和認知,以提升小學生學習經典詩文的興趣,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注重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利用信息技術,使經典詩文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以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經典詩文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突出人文熏陶的重要作用。突出學生的學習地位,要考慮他們學習的意愿和興趣點,盡量貼合他們的“口味”來選擇課外拓展內容,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以學生為主體,和普通教學有所不同的是要改變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學中可以不斷提升他們對詩文的理解,指導他們學習和理解這類文學題材的方法,從而延伸到語文教學中,啟發更多的學習技巧。詩文和其他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要更有層次感和厚重感,需要學生深入挖掘,而這些都要依據學生的主動性。
例如在開展經典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網上趣味的動畫視頻進行搜集,利用動畫視頻,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對經典詩文的內容、內涵進行了解和認知,以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使學生對經典詩文的意境予以把握。又如拓展教學范圍,加強家校合作,引導家長參與其中,對學生做好人文熏陶。這一過程中,可以結合經典詩文的電視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由家長帶領學生一起觀看,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經典詩文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 加強經典詩文的誦讀,做好詩文積累
在進行經典詩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經典詩文做好積累,而積累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經典詩文的誦讀,對經典詩文進行背誦和記憶,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加強經典詩文誦讀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經典詩文誦讀當中,實現對經典詩文的有效背誦和記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開設經典詩文的背誦比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小學生參與到經典詩文誦讀中,實現詩文積累這一目標。加強經典詩文的誦讀教學,通過對經典詩文進行背誦,能夠增加小學生對經典詩文的積累量,并在背誦過程中,逐漸形成對經典詩文內涵的理解,從而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經典詩文誦讀工作開展過程中,立足于學生的興趣視角,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使經典詩文誦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以達成實際教學目標。在經典詩文誦讀教學中,詩文的積累教學,要注重引起小學生的重視,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經典詩文進行主動的理解和記憶。
這一過程中,在經典詩文誦讀過程中,引起學生的興趣關注點,例如設置比賽獎品,渲染比賽活動的氛圍,能夠有效地引起小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對經典詩文的學習予以高度重視,有助于加強師生互動和交流,從而使經典詩文教學工作開展更加有效。在經典詩文誦讀比賽過程中,注重把握學生對經典詩文誦讀的情感,感受詩文內涵,能夠有感情地進行誦讀。通過這一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并對其中的情感內涵進行有效的感知和把握,強化經典詩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 革新經典詩文教學方法,突出意境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經典詩文教學方法的把握,要立足于意境教學,通過意境教學把握,使學生對經典詩文的內涵進行了解和認知,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創作熱情進行激發,以提升經典詩文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給詩配畫,達到詩情畫意的教學目的,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典詩文教學中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發展,通過對意境教學模式的把握,有助于使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經典詩文學習和理解當中,提升經典詩文的教學質量,使小學生感悟經典詩文的特色及內涵,全面地提升經典詩文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江畔獨步尋花》《詠柳》等經典詩文時,教師可以配合圖片展開教學,讓學生結合圖片,發揮自己的想象,對詩中描繪的場景進行感受和把握,以提升學生對詩文意境的感悟。同時,在進行經典詩文教學過程中,對詩文的理解,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和強化。這一過程中,教師注重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開展,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古詩文的認知,對詩文中描繪的場景進行作畫。通過開展詩配畫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對經典詩文內容進行了解和認知,并在這種形象教學中走進經典詩文的意境,使經典詩文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以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同時,注重把握讀寫結合,讓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象,從而使古詩詞的誦讀更加有效,以提升學生學習經典詩文的興趣,提升經典詩文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可以對某些優秀的詩詞句進行摘抄,用于日常寫作中。小學生的書寫記錄,不會是過多的負擔,反而是一種練習,不斷增加自己文學功底的機會。意境畢竟是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一定要用心感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加入一些圖片、動畫和音樂等。特別是背景音樂的使用,往往能將人代入情境,可以使原本比較躁動的心安靜下來。當然音樂的選擇還要看學生的喜好,否則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意境教學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審美”,多考慮他們的認知基礎,“嘩眾取寵”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