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往年高考試卷的分析,把握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出題方向,為今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把握閱讀理解選材特點,詞匯特點等,對未來閱讀理解教學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中國元素;文化意識;閱讀理解能力;詞匯;語篇
一、近五年高考閱讀理解篇章特點
(一)閱讀材料的選取
1.選材主題
從選材來看,涵蓋三個主題——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以2020年高考為例,全國I卷內容涉及文學、體育、人與植物等話題。融入中國元素,倡導健康運動理念,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1)融入中國元素
例如,2016年全國I卷B篇主要介紹了100年以來歷史上四位在各個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偉大女性,全國II卷語法填空講述中國春節期間用竹子、梅花等裝飾家居的傳統習俗?!斑@些篇章融入了中國元素,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成就,讓考生充分樹立愛國情懷。
(2)培養文化意識
2019全國I卷D篇主題語境內容為人際交往,文章將受歡迎的人分成了兩類——討人喜歡的人和追逐高地位的人;全國II卷C篇講述美國人越來越多的選擇自己吃飯,以此爭取自己獨處的時間,側重培養考生的文化意識;全國III卷B篇講述跨文化溝通、包容與合作,側重對考生文化意識的培養。
(3)倡導健康運動理念
2020年全國I卷閱讀理解C篇對比了競走運動和跑步的區別,客觀評價了競走運動的優缺點,閱讀B篇關于作者反復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和好處;關注體育運動、增強健康運動理念,滲透美育、提高審美情趣。
2.語篇來源:大多源自外刊
以2020年高考卷為例:閱讀理解A篇以旅行主題的應用文,主要內容是車站信息公示,包含一張列車時刻表。原文網址:https://www.racecourserd.com.au/wp-content/uploads/2016/05/Doomben-Line.pdf;閱讀理解B篇,講述作者反復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和好處,并推薦了三本書原文網址:https://www.npr.org/2016/04/17/474404440/you
(二)文章詞匯的特點
1.給出中文含義的詞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不影響文章意思理解的超綱詞不給注釋,派生詞增多。如,conditioned受過訓練的;transformative變化的,轉化的;
2.所選文章語言地道且突出對詞類的活用。如,whisper support(2019全國Ⅰ卷)。如,age常用作名詞,2020年全國卷Ⅰ閱讀理解考查形容詞用法“上了年紀的”。
3.詞匯考查以上下文語境為背景,特別關注當前句和前后句,釋義包括英語釋義、熟詞生義、搭配義等多維度,準確理解詞匯搭配義或者句子在語境中的含義。
二、對提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幾點思考
閱讀理解中的文章雖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征,但是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性及社會經歷的缺乏,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中所述內容。因此,在平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親近生活,了解社會熱點,積極拓寬視野。
(一)在語篇閱讀中擴充詞匯量
在閱讀中體會單詞和短語的運用,學到的詞匯是靈活的。在閱讀中多次出現的單詞就能在被記住,所以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建議考生多做高考試卷,閱讀難度梯度明顯,題材多樣,考生更容易把握出題方向。
(二)加強語篇意識,注重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
閱讀教學要從語篇入手,培養學生獲取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通過語篇連接詞以及指代詞的指稱和照應等,迅速把握句子、段落的關系,從而把握文段的重點及文章大意(特別關注首尾段及首尾句)。
(三)培養猜詞能力,提高閱讀速度
教會學生按照意群閱讀,不能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要根據語境去猜詞,通過構詞法、詞綴的學習,根據句子結構和上下文猜詞。對于長難句,要從句子結構入手,通過分析句子成分理清句子含義。
(四)教授閱讀技巧
做閱讀理解題時,先看題目,畫出關鍵詞,再進行針對性閱讀提高閱讀的準確率和速度。同時,針對不同的題目,要教授學生針對性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時養成做筆記的習慣(用下劃線或畫圈來標注關鍵詞)。
(五)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僅靠課內閱讀練習,無法滿足高考要求。重視閱讀時事文章(包含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文章),且閱讀越多,詞匯重現概率越高,理解力也越強,另外,課外閱讀注重的是趣味性體驗,閱讀更有效率,更自由。
三、結束語
總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要大量閱讀,積累詞匯,狠抓不懈,才能最終提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Cook,G.Discourse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Ausubel,D.Petal.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2nd.)[M].N.Y:Holt,Rinehalt &Winston,197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楊麗. 語篇知識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的相關性[J].現代外語,1996,(2).
[5]公務員之家.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論文.
[6]公務員之家.剖析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
作者簡介:溫楚(1985.8--),女,廣東省深圳人,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2009級 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