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摘要:少年強則國強,從小培育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是很有必要的。小學體育課堂是學生們放松身心的場所,也是順應新一輪全方面發(fā)展改革的產物。體育課堂更是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主要途徑,足球訓練作為其中一種較為熱門的形式,一定要注重日常訓練的效率。足球運動注重團隊間的配合,只有在有限的課時里保證訓練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足球訓練;效率提升策略
開設小學體育訓練課程是有很多積極性的意義的,從小對孩子的身體素質進行鍛煉,避免了整日只抓學習而忽略了孩子身體健康發(fā)展的情況發(fā)生。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才能夠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足球作為國際四大球的一種,不僅僅注重個人的控球技巧,更注重團隊間的默契配合。在鍛煉學生們身體素質的同時,寓教于樂中取得實質性的教學效果。足球訓練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開設,可以為國家的足球運動員培養(yǎng)新鮮血液。老師憑借日常的訓練數據,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依照這些數據改變訓練的強度,提升足球訓練的課堂效率。
一、當前我國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意義
足球作為一項體育活動,它的普及程度在我國還是非常高的。如今,素質教育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主旨。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還能夠看清自己是否有體育方面的潛力。假如學生在日常的足球訓練中充分展現出自己的運動天賦,老師應該對他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培養(yǎng)他成為運動員為國爭光的目標。通過日常課堂中的足球訓練,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在這項運動中的閃光點,然后再以此為目標進行長期艱苦的的訓練。因此,我們急需提高我國小學體育課堂中足球訓練的效率。
二、當前我國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情況
(一)傳統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
體育教學說到底不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優(yōu)待,被視為一種可有可無的科目。小學足球訓練也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荼毒,進入了一個發(fā)展方面的一個怪圈。現在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難題就是課堂內容趨于形式化,長期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就會導致教學重心偏離其現下實際的情況,沒有取得什么實質性效果的同時還耗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的足球訓練中,如果仍舊沿用傳統教學的舊體制,足球訓練就會變得毫無趣味可言,更不用說去提升體育課堂的效率了。
(二)教師對于日常體育教學的設計不合理
教師的態(tài)度關乎著課堂上的教學走向,部分教師仍然認為體育課程的開設是無關緊要的內容,不應該把時間過多的花費體育課程的建設上。所以對于體育課程的課時安排以及教學設計都是草草了事,沒有貼合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傳統初中教學課堂的日程是一開始就解散自由活動,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新技能。這種教學模式長期積累下來就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慢慢下滑,更是拖累了足球訓練的效率,阻礙了現階段高效足球訓練的構建。
三、使小學體育足球訓練效率得以提高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播放比賽,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通過觀看高水平的賽事,學生們能夠從中學習到戰(zhàn)術的跑位以及帶球的技巧,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打磨自己的比賽風格。比賽直播觀眾們的歡呼吶喊不僅能夠帶動現場的氛圍,還能夠帶動學生們的熱血情懷。讓他們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為目標,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日常的訓練當中。此外,教師可以在組織日常訓練之前使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挑選例如西甲或者歐冠這些高水平的聯賽直播,讓學生們對足球比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讓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分析比賽當中出現的戰(zhàn)術和技巧,并對激勵學生們更加努力的去訓練。只有投其所好激起學生們的興趣,才能保證日常足球訓練的高效性。
(二)多組織學生開展足球比賽,提高學生們的體育競技精神
雖然在小學年齡段,但是學生們的競爭心理還是很強的。在枯燥無味的足球訓練中,老師可以多多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加入一些競爭性的因素來激起學生們的好勝心。比如在訓練帶球的時候,把學生們按照學號進行分組進行比賽。根據每個小組帶球失誤的次數來作為評比標準。最后評判出失誤最小的小組,發(fā)放相應的獎勵來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或者是直接分為兩組進行足球賽,賽后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技巧和戰(zhàn)術的運用進行點撥。經常這樣地組織足球比賽的話,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懂得團隊協作,還可以慢慢增進學生們的友誼。充分地激起學生們的好勝心,日常中的教學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三)校園足球事業(yè)開展,足球概念的春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fā)展校園足球。另外,有人專門進行過調查,各種公共球場竟然不予開放,盈利性球場高昂的收費標準也讓每一個喜愛足球的孩子和家長望而卻步,這無疑浪費了體育資源分享,也扼殺了中國足球的明天。因此必須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jié)。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yōu)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
四、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足球訓練的效率,對激起學生們的體育競技精神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在枯燥無味的足球訓練中提升學生們的趣味,激起學生們的競爭心理,以保證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現階段的小學足球訓練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確立好自己在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定位,足球訓練的效率才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列淼森.小學生足球訓練隊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J].體育師友,2018 (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