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群
【摘 ? ?要】隨著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小學課堂教學中基于小組學習方法越來越受到老師的歡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而且可以擴大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65
在新課程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引起了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成了教學的又一個重要內容。小組合作教與學的模式,可以通過靈活的學習方式和交互、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首先,小組合作豐富學生思維,增長學生的思考能力,開啟學生的多向思維模式;其次,小組合作也可以增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再次,小組合作教與學的模式可以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進步和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保證教與學的質量。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教與學正好能全面調動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為了目標完成不同的任務,實現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而且促進了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增強了數學教學的樂趣。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散,充分體現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相互配合交流,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如此,合作學習還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通過自我思考和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
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枯燥的小學數學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再是個人單獨學習,而是大家一起學習,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學習互動,既學到知識,又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二、小學數學課堂分組合作教學策略
(一)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分組合作討論
小組合作教與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把學生科學地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內包含不同特點的學生,如表達能力高的、動手能力強的、思考能力強的、運算能力強的、知識水平扎實的,等等,這樣四人或六人一組,學生才能取長補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督促,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小組最優的學習效果。
實踐證明,在小組合作教與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胡亂地將學生分組,把學習成績好的分到一起,把學困生分到一個小組等,這樣的小組作用甚微,因為學生互相得不到促進和成長,尤其是學困生的組合更浪費時間。所以,小組的分配要講究方式方法,要以學生為中心,把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考慮在內后綜合分析,才能組成合理、科學的小組,才能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從基礎知識到綜合能力,再到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等多方面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小組合作教與學的教學目的。
(二)分組合作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按照學生的記憶曲線,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練習對當天學過的內容進行記憶。講練結合是數學學習中的黃金搭檔,但是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來學生有可能覺得枯燥不能堅持,導致半途而廢,影響練習效果;二來一個人的智慧和思路有限,一個人的練習不利于擴展學生的思路,所以針對課后的練習,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不同的組中積極發表意見,聽取別人的解題思路,思考解題方法,相互啟發和促進,使新舊知識通過不同思想的集中討論,匯集在討論的過程中,達到遷移和貫通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當中的正方形來進行類比,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加深學生的學習意向。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小組合作探討,讓學生列舉生活當中正方形的例子,使學生能夠在探討當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培養自身的數學學習思維,加深自身的學習印象,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科學進行評價,促進分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不但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提升學生的能力,更是促進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主要手段。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合理、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成長。首先,教師對組織成員進行評價,如計算的準確性、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和總結的能力,等等;其次,對小組整體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有信心學好數學。當然,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把教師評價與學生相互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也才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四)加強師生合作交流,實現教學相長
小組合作教與學是以學生為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為了達到小組合作教與學的目的,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以引導、點撥的方式介入其中,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討論,幫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達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節時,當學生在小組討論下得出“長方體有六個面,正方體的六個面都相同”的結論后,教師要對正確的討論給予肯定,對錯誤的認識也要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這才能有助于接下來教學的順利進行,也才能真正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引導,啟發學生更好地學習,有效完成課堂教學目的。
簡而言之,素質教育是追求學生能力的一種非常好的課堂教學方法,只要教師合理、科學地分組,并參與指導和點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堯成,向鶴梅.小學數學課程標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沛忠.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