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橋
【摘 ?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方格圖”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方格圖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比較直觀方便的工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讓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改善學習方法。本文將著重從方格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教育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方格圖 ?小學數學 ?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24
《新課程標準》曾經指出“空間觀念”是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提升實踐能力的有效工具。在小學數學中,“空間與圖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現實中的具體物件、平面圖及幾何圖形,方格圖能夠讓學生對空間有深刻的理解,并與其他同學充分進行交流互動。學生樹立空間觀念不僅能夠鍛煉數學思維,還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產生感悟。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提供給學生思考和感悟數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有大量學習的素材,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中的“方格圖”
在新課程變革的背景下,學生學習的數學課本中與圖形有關的知識都涉及到方格圖。在圖形相關的知識講授中,教師應該注重運用“方格圖”,這樣能夠讓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觀念,并發揮“方格圖”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應用以下幾點將“方格圖”應用在數學教學中:其一,就圖形來說,數學課本中有用線圍成的圖形,這時候就涉及到了“方格圖”;其二,根據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圖形及變換,位置及測量等方面進行理解,方格圖在一到六年級都會用到,而且小學階段幾乎所有的圖形都運用到了“方格圖”。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方格圖”是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表現,也能夠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幫助學生培養距離感和方向感,并最終樹立科學的空間觀念。
教師運用方格圖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空間觀念。數學課本中包含著很多關于空間觀念的學習資源,為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和位置感提供了契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好好利用這些教學素材并有意識地對這些教學素材進行設計,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靈活應用教材,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方法圖的應用
(一)培養學生的方位感
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或科學學科才會注重對學生的方位感進行培養,在感受自身所處的位置的過程中建立準確的方位。其實數學課程也可以對學生的方位進行培養,而且在數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方位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具有方位感的初期,方格圖上面出現的現跳就是學生認知方位的參考,也是讓學生樹立有效的空間觀念的工具。
(二)培養學生的距離感
在認識圖形的特點、了解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定義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通過細致的觀察感受點與點、點與線之間的距離。在實際的測量過程中存在的誤差能夠讓學生分散注意力,一些細節會給學生學習知識帶來困境。方格圖能夠規避掉測量的誤差,因為方格圖的特點就是大小相同、整齊排列,“距離”無形之中就會樹立起來,并被學生認同。方格圖能夠培養學生的距離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定義的重點,幫助學生輕松理解數學定義,樹立科學的空間感。
空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并讓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空間觀念是需要從小學階段就對學生進行培養的觀念,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感知力,讓學生具有細致的觀察能力。
(三)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圖形
數學圖形的性質都是比較抽象復雜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性思維比較弱,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感覺到吃力,教師利用方格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圖形的性質。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找三角形的高時,學生可能不知道三角形的高具體是什么,這時候教師可以在方格紙上面畫三角形,將三角形的一邊放在方格紙的橫線上。讓學生體會三角形的形狀與高度,學生就很容易對三角形的高進行理解了。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方格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圖形的性質和概念,慢慢地學生可以在沒有方格圖的幫助下理解圖形的性質定義,從而具有較強的空間感。一些特殊圖形的定義不能通過直觀理解,比如圖形的面積及周長,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到吃力。這時候教師運用方格圖能夠讓學生對圖形進行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讓學生在方格紙上面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比較這些圖形的面積和周長大小。學生在方格圖中無形之中就會理解圖形的面積和周長了。比如,在《圖形與變換》一課中,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知識點: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面畫出一個圖形,能夠沿水平或者垂直方向進行平移,并且能夠對平移后的圖形有準確的感知;通過認知軸對稱圖形,能夠在方格圖上畫出軸對稱圖形。
(四)鍛煉學生的數形思維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很多推導公式,包括四邊形等圖形的計算公式。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計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對圖形的計算公式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面對不同的題目靈活應變,提高解題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方格圖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形思維。比如,在學習四邊形的計算公式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對平行四邊形的公式進行推導。先在方格紙上畫出四邊形,然后將平行四邊形的線條涂上陰影。用剪刀將平行四邊形剪出一個三角形,將剪下的三角形與未剪下的圖形組成一個三角形,先算出長方形的公式,然后從長方形的圖形中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這樣的推導形式也可以用于推導三角形、菱形等圖形的計算公式。教師利用方格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松推導出圖形的計算公式,學生可以對公式產生深刻的理解,這無形之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形思維能力,為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利用方格圖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現象中理解抽象的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的感知力、位置感,讓學生具有較強的數形結合思維能力。教師如果在數學教學中發現了方格圖的作用,并將方格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就能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玫燕.談“方格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20(05):72.
[2]代永碧.談“方格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9(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