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黎玲
【摘 ? ?要】教師要培養真正為國家做貢獻的棟梁,絕不能使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由此看來,將時事政治運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中去具備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穩固的知識為基礎,再加上日新月異的時事政治作輔助,如此一來,便可培養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時事政治本身具有多元化、日常化的特點,本文主要敘述時事政治運用在初中政治教學的積極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時事政治 ?初中政治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51
隨著我國國力的日漸增強,國家教育改革對初中生政治教育的要求呈現出務實性與全面性。為了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少年,教師有義務為學生普及時事政治,激發起學生關心時政的意識,促使學生在面對時政時作出正確的判斷與認識。初中時期的政治教學對于初中生而言是較易理解與學習的,適當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補充時事政治的講解,可以調動學生對時政進行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或物的關注度。除此之外,時事政治的有效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認識這個世界、更主動的改造這個世界、更積極的融入這個世界,這是學生除課本之外獲取知識的另一途徑。
一、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一)拓寬與提高初中生的知識面與認知水平
于部分初中生而言,弄懂課本上的知識點并將其全面的概括至答卷上已然成為他們固化的學習思維,殊不知,這已成為初中生學習的一大弊病。而教師將時事政治恰當運用在初中政治教學上,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傾聽除課本以外的聲音。將學生的目光引導至除家、學校以外的其他地方,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所處的世界,從而加強初中生對時政的認知度,幫助他們提前適應學校以外的世界,促使他們走出自身學習知識所固有的舒適圈,進一步接觸未來將要融入的社會。
(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將時事政治運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懂得社會的變化,推算出社會上所存在的部分還需要改善或完善的制度,明晰自己作為國家的后續推動力應當學會為國家作出貢獻,努力學習,成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益的人。對于完善和改善時政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民。
(三)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初中是人在學習的時期中最為活躍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被很好地調動。若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提出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時事政治,引導學生分組進行探究與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調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認知與實踐能力。此后,當學生在任何場所了解到時事政治,都將有思索的行動,從而獲得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在課堂上習得對時事政治的認知,使學生擁有主動探討時事政治的習慣,進而培育了學生思考的深度與廣度,綜合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世界觀。學生可以通過時事政治全面地認識這個世界,結合自身經驗改造這個世界、積極主動地融入這個世界。由此看來,學生在政治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可以得到理論上的認識。而在時事政治的加入后,學生可以得到實踐上的認識。當學生能將這兩者結合起來,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時,他們的世界觀也更趨于全面化。這一觀念可以幫助學生們了解世界的大體組成。
2.人生觀。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還沒有明確的規劃,處于迷茫的狀態。在接觸過時事政治以后,學生們對今后將要融入的社會具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看法,并能夠對當下生活的目標與對未來生活的方向進行淺入的規劃。這一觀念可以輔助學生們規劃自己的人生與未來。
3.價值觀。當學生們懂得時事政治所帶來的作用與影響后,他們的心中將會出現獨特的價值判斷標準,即辨別是非善惡的標準。此后,若遇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大事小事,學生們能根據自我認知判斷對這一系列事件進行判別,擇取心目中正確的認知。這一觀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們進行判斷和選擇。
二、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1.選擇符合初中生理解范圍的題材。由于時事政治具備多樣性,教師在選擇運用的題材上需要引起注意,挑選適合初中生學習的題材,盡量避免挑選難懂的內容。由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還不夠,認知觀念也還不健全,面對生澀難懂的內容往往會產生厭煩、放棄的情緒與想法,對教學不利。故選擇符合初中生理解范圍的題材是促進初中生政治學習的一大動力。
2.選擇適當篇幅的時政材料。初中生的閱讀能力還處于低級階段,過于冗長的篇幅于他們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而大多數初中生無法從篇幅過長的材料中抓住中心,讀懂材料所要表達的意思,篇幅過長的時政材料是初中生了解時政路上的絆腳石,不利于他們的學習與發展,故教師在擇取材料時應當注意選擇適當篇幅的時政材料,以便于學生理解。
3.將時政與知識結合起來講解。部分初中政治教師還不習慣將時政知識與政治課本上的內容相結合起來講解,導致學生懂得時政知識與課本知識后,無法將二者結合起來運用,不利于學生答題,更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與時政的對應,是教學運用上的失誤。教師應當根據課本上的具體理論尋找相符的時政材料,將其原理清楚明白的為學生講解,并進一步闡釋其所表明的道理或意義,以便于學生了解時政,學習時政。
4.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雖然部分初中政治教師教會了學生理解時政與課本知識的關系,但并沒有教育學生應該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處理身邊發生的事,這樣的時政運用是片面的,如同紙上談兵。正確的教育是教師找尋適當的事例,讓學生們分成小組,互相探討如何理解時事的意義與內涵。讓學生從表面認知進入到深層認知,從而開發其自身的理解能力,而不是一股腦的將知識灌入他們的腦子,而實際上他們并不能將知識有效的運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時事政治運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樣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的重點與難點。
總之,將時事政治運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中去是有益性與困難性兼具的任務,教師一旦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便可使學生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接觸更真實的政治,從而培養出具有愛國主義意識的社會接班人,為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史建強.時事政治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B].2019-11-22.
[2]惠東海.核心素養下初中政治中的時事教學探究.《課程教育研究》.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