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
【摘 ? ?要】近年來,為了豐富體育教學手段,體育游戲成為了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之一。而體育游戲,相較于傳統的體育課,更具趣味性,同時也保存了體育活動本有的競爭性,深受學生們的喜歡。
【關鍵詞】初中體育 ?體育游戲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54
在運用體育游戲這一策略時,怎樣能夠在保留娛樂性的前提下,充分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最終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是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思索和研究的問題。那么本文就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策略給出以下建議。
一、體育游戲在教學環節中的運用策略
在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教師需要注意最基本的一點是,不能停留在游戲層面,而是深入到教學層面。要讓學生們在享受體育游戲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學習體育技能,收獲團結協作的精神。
1.熱身活動。在傳統體育課堂中,正式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教師會讓學生齊做準備活動進行熱身。防止學生因為突然進行具體運動所引發的不適。常見方式基本都是做操或者慢跑。學生在此環節中因為重復的內容,難免會產生厭倦心理,也很難將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那么,體育游戲就可以改善這些問題。比如用腳來完成“剪刀、石頭、步”的游戲,學生向上跳,落地之后,用雙腳來呈現三種形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跳的越高,落地越慢,那么勝算就會更大。在做這樣的活動時,教師應注意最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保持隊列完整性。
2.體育技能教授。體育技能教授是整堂體育課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此環節選擇體育游戲,則需要根據所要教授的內容和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制定和選擇起來難度較大。教師同時也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選擇運動量適宜,兼顧趣味性和教學性的體育游戲。
3.結束活動。結束活動標志著一節體育課的結束。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從興奮狀態慢慢至平靜狀態。同時也是為了緩解他們的疲勞。比如跟著音樂節拍做一些放松練習,或者讓同學們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
二、體育游戲運用的依據
1.分析教學對象和數量,選擇體育游戲。初中生基本都處在身體發育的強盛階段,身體各項機能條件是遠遠不如成人的。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較好,但是力量較弱。在心理上,該階段的學生因為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情緒不穩定,因此,在選擇體育游戲時,體育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諸多因素,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等,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學生的意愿,量力而行。教師盡量提前組織語言,簡潔明了的向同學們講解該體育游戲規則。讓學生快速的明白,并且有序進行。同時也需要考慮學生人數,如果人數較多,可以選擇“網魚”、“聽數報團”等游戲,如果授課班級人數較少,則可以選擇“鉆山洞”、“推小車”“貼膏藥”等游戲。保證每位學生的參與度。
2.根據場地情況,選擇體育游戲。要根據本校的操場、室內運動場選擇適當的體育游戲。最大程度地方便體育游戲的開展。對于操場較小的學校,就需要選擇一些空間占用小的游戲進行,比如跳繩游戲。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學校當中現有的資源。
3.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體育游戲。體育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時應該注意,體育游戲始終是為教學內容所服務的,它的作用在于促進整堂課教學目標得完成。因此要考慮該體育游戲能否幫助學生更準確的掌握動作要領和運動技巧。要能突出一節課所要教授的重點、難點。并且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在籃球移動技術教學上,可以通過身體素質的鍛煉,來提高學生的該技能。但是枯燥地練習幾次之后,就會讓學生喪失對于該技能學習的興趣,甚至降低學生的反應能力。如過加入體育游戲加以輔助,就能有所改善。比如在練習急停急起時,通常都是學生根據老師的號令來停止或啟動。而“貼膏藥”游戲就非常適合輔助這一教學內容。具體為教師組織學生圍成兩層的圓圈,圓圈大小可根據學生確定,同時前后人員身體貼近。任意選擇兩名學生。一個是追人者,另一個則被追。兩人都可以在圈內圈外穿插跑。在過程中,如果追人的學生觸碰到被追學生身體的任何部分,則角色互換。被追的學生也可以喊“貼”,貼在任何一對同學的前面,這時被貼的人就成為新的逃者。這樣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他們的反應速度。
三、運用體育游戲的注意事項
1.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在運用體育游戲時,教師一定要提前對實施該體育游戲時會發生的情況有所預判。不要讓正常的教學因為體育游戲的加入而變得混亂。特別是體育游戲規則的講解,如果教師不能快速簡單明了的講解,那么整節課就此浪費,還有體育游戲所需要的器材和場地,都是教師作為組織者應該提前考慮的。
2.游戲的健康性。在運用體育游戲時,要選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游戲。青春期的男女學生,正是身體發育的敏感時期。因此,要注意選擇身體觸碰較小的體育游戲。或者在開展活動時,分成男女組。男女學生在正常范圍內,如手的觸碰,是允許的。但是若需要身體貼近時,一定要注意把握距離。
3.游戲的安全性。在運用體育游戲時,要考慮初中生的身體情況。負荷過重、幅度過大的游戲最好不要采用,避免學生在活動中受傷。同時在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前,教師也要考慮場地狀況是否適宜開展體育游戲。以及在活動中,要避免學生過分投入,而產生的碰撞,摔倒等意外情況,以及情緒上的過激行為。都需要教師在實施時密切關注。
4.活動結束的評價。體育游戲結束后,教師要用鼓勵性的給予學生正向的評價,同時要向學生強調活動的真正目的在于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因為體育游戲本身具有競爭性,而初中時期的學生明辨是非能力較弱。很容易忽略活動的本質,過分強調輸贏。那么教師的評價一定是公正的,而不能偏向某一組同學或者某一位同學,加劇學生的心里矛盾。如果發現同學因為游戲而產生不滿的情緒,教師要通過語言進行巧妙地化解。避免因為游戲而導致的沖突事件。
總之,體育游戲是為了輔助體育課更為有效的進行而采用的一種策略。而它地運用,則需要教師是對于教學實施的對象、教學環境、教學目的等因素多方面綜合的進行考慮。體育游戲有機地融入到體育課堂中,能夠改善傳統體育課堂的一成不變,極大的促進體育教學的效果。而想要達到此目標,就需要各位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思考、學習、反思、總結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周濱.寓教于樂,讓體育課堂其樂融融[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9).
[2]余小蘭.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下旬),2016,(11).